中醫認為,肩周炎的誘因與感受風寒有關,常稱為「漏肩風」;也有「凍結肩」或「肩凝證」之稱。肩周炎的發生與氣血不足,復加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或肩部外傷引起,導致肩部經筋脈絡痺阻失和瘀滯不通。肩痛的時間長了導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以致患處腫脹粘連,最終關節僵直。肩臂不能舉動。肩周炎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用藥,不要自行盲目診斷,服用止痛藥物只能治標,亂貼藥膏也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停了以後多數會復發。建議採用針灸、理療、推拿等方法,堅持功能鍛鍊,預後相當不錯。
最常見的肩部鍛鍊八步操:
第一步,體後拉手: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第二步,展臂站立: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第三步,前後擺動練習:軀體前屈(即彎腰),上肢下垂,儘量放鬆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然後做前後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做30~50次。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後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後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擺動練習,做同樣時間的前後擺動(30~50次),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開始時,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第四步,迴旋畫圈運動: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裡向外,或由外向裡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幅度由小到大,反覆做30~50次。
第五步,正身雙手爬牆:面向牆壁站立,雙手上抬,扶於牆上,用雙側的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雙側上肢儘量高舉,達到最大限度時,在牆上做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第六步,側身單手爬牆:側向牆壁站立,用患側的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做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第七步,肩內收及外展: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第八步,梳頭狀鍛鍊: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做梳頭動作。
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鍊,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恆,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