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身體的濾水廠,負責過濾血液中雜質,將血液中的廢物及多餘液體變為尿液。
腎臟的疾病經常反映在尿液中,泡泡尿、血尿、夜尿,都可能顯示腎功能出了問題。今期「家庭醫生睇醫生」,有新主持岑健醫生,請來腎科專科醫生黎嘉能,從「小便」看健康。
【拆解謬誤】
謬誤﹕蛋白尿俗稱「泡泡尿」,小便有泡,就一定是蛋白尿?
黎﹕未必,要看泡泡維持的時間。舉例說,用力拍打一盆水,會產生很多泡,但一停手,泡沫就散去;但用力拍打蛋白,停止後,泡沫不會消失。所以,小便時出現泡泡,如果很快消散,蛋白尿的可能性不高,但若泡泡維持二三十秒仍未消散,則極有可能是蛋白尿。
■岑﹕岑健醫生、黎﹕黎嘉能醫生
腎病影響小便濃縮
岑:人人都說,夜尿代表腎虧,是腎病所致?
黎:如果臨睡前不是喝太多水,一個腎臟功能正常的人,不應夜間排尿。腎臟功能之一是回收水分,當晚間睡覺時,荷爾蒙會增加分泌,控制腎臟將尿液分量濃縮,令我們得以一覺睡到天亮,起脇後才排尿。當腎臟有問題,便無法濃縮小便,到半夜時膀胱積存的尿液可能已達到需要排出的分量,病人便會因「急尿」而起脇排尿。
岑:所以夜尿可能是腎功能不正常的徵狀。除了腎病,有無其他原因會導致夜尿呢?
黎:有,包括:
(1)前列腺肥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男士
(2)糖尿病:血糖高,腎臟無法吸收過多糖分,便會直接排到尿液中,導致尿液分量增加,無論日間或深夜,病人會頻頻小便、頻頻口渴
(3)藥物影響:精神科的藥物會影響腎小管,導致夜尿
血尿未必肉眼可見
岑:除了夜尿,有些人排出血尿,應如何處理?
黎:血尿不一定是排出紅色尿液。血尿可分為兩類,一是肉眼直接可以看到尿液呈紅色,含較多的紅血球;另一類則含紅血球較少,尿液顏色正常、不帶紅,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紅血球。
岑:肉眼可見的血尿,有些只帶血絲,有些則全是紅色。
黎:沒錯,按照不同位置滲漏紅血球,又可再細分為三種:
(1)從腎部滲漏:尿液一般全部呈紅色
(2)從尿道滲漏:尿液大多一開始呈紅色,之後為正常顏色
(3)從膀胱滲漏:尿液大多一開始顏色正常,到最後才開始轉紅
紅血球形態反映滲漏位置
岑:怎樣才能確定紅血球究竟從哪裏滲漏呢?
黎:很多年前,即使做內窺鏡檢查膀胱,亦未必能找到紅血球的來源;現時則非常簡單,只要取新鮮小便,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紅血球的形態。正常的紅血球應該呈圓形、扁平狀,若顯微鏡下觀察到紅血球形態正常,就應該是膀胱、輸尿管有問題,需要轉介給泌尿科醫生;若從腎臟滲漏,紅血球會受到腎小球的擠壓而變形,就由腎科處理,需要檢查血壓和蛋白尿等,看看是否腎小球發炎。
忽略蛋白尿腎衰竭悄悄來
岑:血尿、蛋白尿,對我們健康究竟有何影響?
黎:小便中有紅血球、蛋白質,代表腎功能受損,若置之不理,腎功能會不斷退化,嚴重可引致腎衰竭。所以最好定期體檢,一個簡單的檢查,已經可以即時看到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紅血球、白血球等,發現不同病症。
研究顯示,腎功能從開始變差到衰竭,需要二三十年時間,如果能提早察覺、對症下藥,能有效防止腎病轉化為腎衰竭。
岑:香港不少人有末期腎衰竭,主要成因為何?
高血壓糖尿可致腎衰竭
黎:引致腎衰竭主要有三大因素,分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和腎小球炎;有少數因為膀胱石或腎石,沒妥善治療,令泌尿道阻塞導致腎衰竭;另外有遺傳性的多囊性腎病,亦會發展成腎衰竭。
80年代,45%的末期腎衰竭是由腎小球炎引致;但今時今日,腎小球炎引起的末期腎衰竭已下降至25%;而半數洗腎的病人,與糖尿病有關,這和不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關係密切。
糖尿受控減腎病風險
岑﹕糖尿病導致的腎病,其實可以避免。
黎﹕無論是一型或二型糖尿,如果能夠好好控制血糖,不會併發心臟、血管、腎臟等疾病。
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和意大利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為有糖尿病,並已出現早期腎功能受損的人,進行胰臟移植手術。手術後,病人的血糖回復正常,醫生分別在手術後第五年和第十年,為這批「病人」做腎組織檢查,發現功能全部正常。這顯示血糖控制得好,腎功能就不會節節衰退。
岑﹕腎病發展緩慢,早期又沒徵狀,一般人如何及早察覺及早診治?
黎﹕全世界有三個地區有腎的普檢計劃,分別是日本、韓國和台灣,所以當地人可以很早偵測出腎病或腎小球炎。
腎病發展緩慢,有些病人年紀很輕,十幾歲已出問題,但可能過多十幾二十年後,病徵才開始出現;如果早在初期發覺,適當的治療,可以減慢病情惡化。所以,每年量血壓和驗小便,監察腎臟健康,是很簡單、很划算的方法。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