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媽媽難題:嬰兒冬季濕疹怎麼辦?

皮膚科中最為常見的病人便是小孩子,而小孩子中經常讓父母頭疼的便是濕疹,為什麼小孩子如此容易患濕疹?患上濕疹後病情總是反覆發作?平時生活中該如何處理?這些讓父母憂心的問題,這次讓我們一網打盡!

為何寶寶容易患濕疹?

孩子出生後,對生活的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孩子都會出現濕疹,只是輕重不一。病情較輕的濕疹會自行消退,到孩子出生6個月以後濕疹會逐漸減少,到孩子1歲左右濕疹一般就不會再出濕疹了。不過,受遺傳因素、環境以及自身體質影響,有的嬰幼兒出的濕疹比較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有的孩子將來還可能患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

嬰幼兒出濕疹症狀較輕的,可以不必理會,千萬別把危害「擴大化」。如果孩子的症狀較重,如疹子特別癢,甚至癢得孩子睡不好覺,或是疹子有滲出,可遵醫囑給孩子使用激素類藥物,還可以輔助用中藥治療,或是使用擦劑、洗劑等。只有病情嚴重時才考慮使用口服藥物。

濕疹寶寶用激素的原則是什麼?

過敏性皮膚病,使用激素藥是完全可以的,主要是掌握一個「度」,即使用激素藥膏的時間和用量,一般情況下,兒童使用中效、弱效激素外用藥連續2周是安全的(除個別藥有特殊說明),不會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副作用,當然在面部和外陰外用激素藥相對其它部位要保守些。

兒童使用激素藥膏,要掌握以下一些原則。

1.嚴格掌握適應症,外用激素藥主要適用於各種非感染性皮膚病,如皮炎、濕疹、銀屑病、白色糠疹、玫瑰糠疹等。細菌、病毒、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如膿皰瘡、單純皰疹、手足癬等是外用激素藥膏的絕對禁忌症。

2.掌握用藥的「度」,一般情況下,所有的激素藥膏在其說明書裡都寫到這樣一句話「兒童用藥需要在成人監護下使用」,「長期使用可致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以及繼發感染」,這裡就涉及一個使用的「度」的問題,一個是使用時間,一個是使用的量,一般情況下連續用藥不超過2周,不宜大面積使用,使用過久,除了可能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外,有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的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大面積長期使用,由於吸收過度,可能會導致全身性副作用。

3.選擇合適強度的激素藥膏,外用激素藥依據其收縮皮膚血管和抑制炎症的程度可分為弱效、中效、強效、超強效,因此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患病部位、患者年齡來選擇合適的藥膏,一般情況下,嬰幼兒童只選用弱效和中效激素藥膏,面部和間擦部位皮膚宜用弱效激素,如1%氫化可的松霜,0.025%地塞米松霜;中效激素可用於軀幹或四肢如0.1去炎松霜,0.1糠酸莫米松霜等。

4.用藥宜採用間歇遞減方式進行,不主張突然停藥,即在用藥控制症狀後,可以減少用藥次數及量,如由一天兩次改為一天一次,再到隔天一次,隔兩天一次,逐步撤藥,再以一些緩和的中藥膏代替,切忌突然停藥,以免症狀反彈。

5.不宜在皮膚破損及糜爛處使用。

總之,外用激素藥是一把雙刃劍,用的恰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用藥不當,則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減少濕疹復發主要在於護理
注意潤膚,第一,要大量、多次、大面積的涂潤膚霜,這裡指的多次,如果皮膚特別幹,可以每天三到六次,干的不嚴重,可以每天兩到三次,而且不是洗澡以後涂,不洗澡就可以直接涂。第二,在冬季要給孩子飲食的營養搭配合理,多吃雞蛋黃、肝、胡蘿蔔、綠葉蔬菜,這些食物含有維生素A和B,也能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第三,乾燥季節並不是不能洗澡,我們還是建議每天一次盆浴,但是洗澡的水溫最好在36-39度,不要用清潔劑,也不要搓澡,洗澡的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此外,由於濕疹最易發生在人工喂養的孩子,所以應注意合理喂養,無論添加什麼食物,食量應由少到多,以便使胃腸道慢慢適應,不可喂的過飽,同時還要控制糖的攝入。對牛奶過敏的嬰兒,可把牛奶多次煮開,使牛奶中的乳蛋白變性,以減輕過敏反應;也可改餵羊奶或豆奶。若發現嬰兒對蛋清過敏,暫時就只吃蛋黃。

母乳喂養時,母親吃進的食物可以抗原的形式出現在母乳中引起嬰兒濕疹。哺乳的母親應忌食辛辣等刺激性及海鮮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孩子皮損嚴重時母親應限制飲食,比如牛奶、雞蛋等等。家族有過敏史的新生兒要儘量母乳喂養,母乳中的有效成分有助於防止食物抗原通過腸黏膜吸收。母乳喂養可以使嬰兒的腸道菌群較少的產生細菌內毒素,有保護嬰兒免患過敏性疾病的作用。

濕疹的發生與生活環境有關,所以要保持室內清潔衛生、通風。避免室內過熱、過潮。不要在太陽下直曬和高溫下停留,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洗嬰兒衣服、被縟和尿布時要把肥皂或清潔劑沖洗乾淨,乾燥季節可以用一些小兒適用的柔軟劑以減少靜電。衣物最好是純棉織品,並要清潔、舒適、寬鬆、柔軟,避免過緊、過硬、過髒的衣物對皮膚產生不良刺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