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傳統醫學這麼神!從此腹痛再也不會煩我了!」日前,在河南省中醫院傳統醫學診療中心,鄭州北郊50歲的王女士說。
王女士消化不良、左上腹疼痛已經有10年,10年來她沒少受疼痛的折磨。她的腹痛有個特點,就是左腹部隱隱作痛,還發脹,厲害時波及胸部和肋骨。「疼痛就像湧向海灘的波浪,一陣一陣的。」王女士說。剛開始,她被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治療了10年卻疼痛依然。
過了元旦,她慕名走進河南省中醫院傳統醫學診療中心,找到擅長治脾胃病的內科專家趙國岑教授就診。
「王女士一進診室,我就發現她面色發黃,神情疲憊,舌苔發黃,舌質發暗。經詢問,她還有食慾差、口苦、咽干、煩躁、失眠的症狀,排便也沒有力氣,從而判斷王女士屬久病導致的氣虛。」趙國岑向記者描述王女士第一次就診的場景。
「氣虛會導致脾胃功能產生障礙,導致食物不易消化而積存於胃腸。同時王女士還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容易發怒,中醫認為愛發脾氣的人肝火旺,肝火會侵犯脾胃,所以會加重消化不良。」
「胃處於上腹部,中醫叫做胃脘部。胃有積滯,導致不通暢,不通則痛,所以上腹會隱隱作痛。」
當時趙教授診斷王女士的病屬於脾虛胃滯型胃脘痛,採用健脾補氣、化滯益胃的治療方法,並開了一個方子,在化滯益胃湯的基礎上進行加減,裡面有炒白朮、枳實、厚朴、木香、砂仁等健脾益氣的藥物。
經過一週湯藥調理,8劑藥過後,王女士腹痛基本消失了,睡覺也能睡安穩了,以前所有症狀只剩下大便有點稀、精神欠佳。
「病好如抽絲。王女士病史有10年,久病容易造成氣虛,大便稀、精神欠佳,她還需要繼續用藥。」
那麼王女士的病對大家有什麼啟示呢?趙教授講,首先,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念,所以胃病不能單一治胃,必須兼顧臟腑,中醫上胃屬於腑,脾屬於髒,二者是相關聯的。比如,在生活中不少人胃口很好,飯量很大,但就是不容易發胖,此時就可能屬於胃強脾弱的情況,即消化好、吸收差,很適合中藥調理。
其次,胃有毛病的人一定要控制情緒,中醫認為,情緒壓抑會導致肝氣淤滯,滯則不通,侵犯到脾胃,就會加重腹痛、胃痛、消化不良。「氣得吃不下飯」就是這個道理。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