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邪犯胃型胃痛
該型胃痛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突然胃痛,遇寒則痛劇,遇暖則痛緩,惡寒,口不渴,治療此種胃痛宜用散寒止痛法,可選用以下中成藥進行治療:
香砂養胃丸:該藥具有溫中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伴有不思飲食、胃脘滿悶或嘔吐酸水、四肢倦怠等症的胃痛,也可用於治療出現上述症狀的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其用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溫胃舒膠囊:該藥具有溫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飲食生冷或受寒後出現的胃痛。其用法是:每次服3粒,每日服2次。胃出血患者忌用此藥。
2.飲食停滯型胃痛
該型胃痛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胃部脹痛(常由暴飲暴食所引發),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的食物,嘔吐後疼痛暫可緩解,治療此種胃痛宜用消食導滯法,可選用香砂平胃顆粒等藥進行治療。香砂平胃顆粒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的胃脘脹痛,適用於出現上述症狀的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患者。其用法是:每次用開水沖服1袋(10克),每日服2次。但脾胃虛弱者須慎用;孕婦、年老虛弱及糖尿病患者忌用。
3.肝氣犯胃型胃痛
該型胃痛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每因情志因素而引發胃脘脹悶,氣竄作痛,痛連兩脅,噯氣頻繁,大便不暢,治療此症宜用疏肝理氣法,可選用以下中成藥進行治療:
加味左金丸:該藥具有平肝降逆、解郁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悶,急躁易怒,噯氣吞酸,胃痛少食等症,適用於出現上述症狀的胃神經官能症患者。其用法是: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服藥期間忌生冷、辛辣及油膩飲食;孕婦及體虛無熱者忌服。
氣滯胃痛顆粒:該藥具有舒肝行氣、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郁氣滯引起的胃脘疼痛,胸痞脹滿等症,適用於出現上述症狀的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患者。其用法是:每次用開水沖服1袋(5克),每日服3次。孕婦慎服;糖尿病患者忌服。
胃蘇沖劑:該藥具有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上述氣滯型胃脘脹痛。其用法是:每次用開水沖服1袋(15克),每日服3次。服用本品後會偶有口乾的感覺,糖尿病患者忌服。4.肝胃鬱熱型胃痛該型胃痛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胃脘灼熱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吐酸水,口乾口苦,治療此症宜用疏肝洩熱和胃法,可選用以下中成藥進行治療,
六味安消散:該藥具有和胃健脾、導滯消積、行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1.5~3克,每日服2~3次。小兒、孕婦及久病體虛者忌用。
養胃舒膠囊:該藥具有扶正固本、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導滯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所致的胃脘灼痛,手足心熱,口乾,口苦,納差,消瘦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3粒,每日服2次。陽虛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宜服用。
5.瘀血停滯型胃痛
該型胃痛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胃脘疼痛,常呈針刺樣痛,痛有定處而拒按,治療此症宜用活血化瘀法,可選用元胡止痛片等進行治療。元胡止痛片具有理氣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其用法是:每次服4~6片,每日服3次。孕婦慎用。
6.脾胃虛寒型胃痛
該型胃痛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胃部隱痛,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神疲,手足不溫,大便溏薄,治療此症宜用溫中健脾法,可選用附子理中丸(濃縮丸)進行治療。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健脾的功效。其用法是:每次服8~12丸,每日服3次。孕婦忌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