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霍亂是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由革蘭氏陰性的霍亂弧菌引起。人是霍亂弧菌的天然宿主,通過食入被霍亂弧菌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發病特徵是水樣腹瀉,迅速造成脫水,嚴重者可造成血容量減少性休克和酸中毒導致死亡。傳染病霍亂的流行特點是爆髮式的,開始在數個不同地點同時發生,迅速傳播流行可累及許多國家並持續多年,自1817年共有過7次世界範圍的傳染病霍亂大流行。1961年開始的第七次世界大流行,起自印度尼西亞,以後波及無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時30多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至90年代,發達地區至流行區的旅遊者及出差工作者發病數持續增加。1991年傳染病霍亂又傳到已一個世紀無該病的拉丁美洲,並迅速流行,發病人數達到1,400萬,死亡1萬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過30萬人發病,5000人因此死亡,霍亂已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對傳染病霍亂的預防主要依靠:處理水源和污物,保證安全的公共衛生設施;霍亂疫苗的預防接種,降低發病率,減輕症狀和降低死亡率。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