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弧菌的危害有哪些?下面介紹霍亂弧菌的危害知識: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因其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流行廣、危害甚烈,被列為國際檢疫傳染病。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將其列為甲類傳染病。
霍亂的病原體是霍亂弧菌,這種弧菌產生的外毒素又叫腸毒素、霍亂原,是霍亂發病的根本原因。腸毒素可以使小腸粘膜過度分泌當分泌功能大於吸收功能時,就可引起病人上吐下瀉,導致脫水、休克、循環衰竭、電解質紊亂、酸中毒而死亡。
霍亂的臨床表現為起病急,發展迅速,潛伏期為1~2天,也可短至數小時或長達5~6天。拉肚子常是發病的第一個信號,每日大便可達數十次。糞便初為黃稀便,繼為水樣便,以後排出特徵性的白色"米泔水"樣便。典型病人在潛伏期後可突然發生劇烈地腹瀉,每天十幾次、幾十次甚至無法計數;大便的性狀為黃水樣、米泔水樣或洗肉水樣。常無腹痛和裡急後重等症狀,嘔吐次數多,呈噴射狀。不久病人便可出現皮干皺縮、眼眶下陷、血壓下降、呼吸淺促、尿量大減、煩燥不安、神志不清等失水性休克症狀,還可發生肌肉痙攣;若不及時搶救,數小時內即可死亡,病死率可達50%以上。如救治及時,可在數小時內明顯好轉。
此病夏秋季節發病較多見,主要通過被霍亂弧菌污染的水、食物、生活接觸和蒼蠅媒介等經消化道傳播,與霍亂病人或帶菌者日常接觸也可傳染。其中以經水傳播最為突出。糞便或嘔吐物中檢出霍亂弧菌可作為最後確診依據。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