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當前地震災區做好重點傳染病鼠疫霍亂預防控制工作,嚴防災後疫情傳播和蔓延,衛生部5月18日印發了針對鼠疫霍亂、炭疽3種傳染病疫情的應急處理預案,並正在組織編寫其他部分重點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理預案。這些預案將陸續印發各地。
《地震災區鼠疫疫情應急處理預案》指出,地震使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人與疫源動物及媒介的接觸發生變化,存在造成鼠疫流行的風險。《預案》提示,如果發現囓齒動物,包括野生的黃鼠、沙鼠、旱獺等或家棲的鼠類,不明原因地大量死亡,應當及時報告當地的防疫機構,以便採取適當的措施。在鼠疫霍亂流行季節,鼠疫疫區、歷史疫區或疑似疫區內,或10天內去過上述地區,診斷不明且有出現高熱、感染性中毒及意識不清,無外傷感染而淋巴結腫大並伴劇烈疼痛和高熱,高熱並伴有咳嗽、胸痛、咯血,高熱伴皮膚水泡或潰瘍等症狀之一者,均應作為疑似鼠疫病人報告。
《地震災區霍亂疫情應急處理預案》提出,在地震災區範圍內,凡發生霍亂病例1例及以上的疫情,即啟動該預案。要加強疑似霍亂病人監測,特別是完善腹瀉等症狀監測;對可能受污染的災區水體和食品等進行採樣送檢,並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大監測的範圍和頻次;對廁所、糞坑、蒼蠅及其他外環境進行採樣送檢;重點抓好水源保護和飲水消毒,鼓勵群眾喝開水,在沒有條件的地方,要推行用漂白粉及漂白粉精片對飲用水進行消毒。同時,要加強對食品衛生和集市貿易的管理;消滅蒼蠅、蟑螂等病媒;做好群眾的衛生防病宣傳教育和動員工作。
《地震災區炭疽疫情應急處理預案》指出,震中所在地阿壩州為近年來炭疽病例報告較多的地區,地震波及的甘肅、青海、貴州、雲南等地均有炭疽流行。《預案》提出的主要應對措施包括:對可疑污染地區的施救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監護,有發熱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所在單位領導及衛生防疫部門,及時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止水源污染,加強飲食、飲水監督;對曾經有疫情發生的地方和可疑污染地區進行監測,噴灑含氯消毒液徹底消毒;一旦發現可疑炭疽病例,應立即給予抗生素治療,同時對病例進行隔離,對其用具、被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過的敷料等均應嚴格消毒或燒燬,對病人居住環境及用品進行消毒;對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和危險人群進行預防服藥。環丙沙星、阿莫西林、和強力黴素用於預防效果良好,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發現可疑病畜,要嚴加管理,死亡後畜屍要徹底燒燬或深埋(坑深兩米,並加漂白粉)。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