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病埃希氏桿菌是中等大小桿菌,其大小為1~3 um×0.5~0.7 um,有鞭毛,無芽胞,有的菌株可形成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需氧或兼性厭氧,生化反應活潑、易於在普通培養上增殖,適應性強。本菌對一般消毒劑敏感,對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等極易產生耐藥性。

大腸桿菌病根據抗原結構不同,已知大腸桿菌有菌體(O)抗原170種,表面(K)抗原近103種,鞭毛(H)抗原60種,因而構成了許多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於血清學鑑定,最常見的血清型K88,K99,分別命名為F4和F5型。在引起人畜腸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腸致病性大腸桿菌(簡稱EPEC)、腸毒素性大腸桿菌(簡稱ETEC)和腸侵襲性大腸桿菌(間稱EIEC)等之分,多數腸毒素性大腸桿菌都帶有F抗原。在170種「0」型抗原血清型中約1/2左右對禽有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個血清型。大腸桿菌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產酸和產氣。多數菌株能發酵乳糖,有部分菌株發酵蔗糖。產生靛基質。不分解糊精、澱粉、肌醇和尿素。不產生硫化氫不液化明膠、V~P試驗陰性,M.R試驗陽性。

大腸桿菌病是人和動物腸道等處的常在菌,在1g糞便中約含有106個菌。該菌在飲水中出現被認為是糞便污染的指標。禽大腸桿菌在雞場普遍存在,特別是通風不良,大量積糞雞舍,在墊料、空氣塵埃、污染用具和道路,糞場及孵化廳等處環境中染菌最高。大腸桿菌隨糞便排出,並可污染蛋殼或從感染的卵巢、輸卵管等處侵入卵內,在孵育過程中,使禽胚死亡或出殼發病和帶菌,是該病傳播過程中重要途徑。帶菌禽以水平方式傳染健康禽,消化道、呼吸道為常見的傳染門戶,交配或污染的輸精管等也可經生殖道造成傳染。囓齒動物的糞便常含有致病性大腸桿菌,可污染飼料、飲水而造成傳染。

大腸桿菌病本病主要發生密集化養禽場,各種禽類不分品種性別、日齡均對本菌易感。特別幼齡禽類發病最多,如污穢、擁擠、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過冷過熱或溫差很大的氣候,有毒有害氣體(氨氣或硫化氫等)長期存在,飼養管理失調,營養不良(特別維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枝原體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應激等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