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父母學堂] 在早教中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

在早期教育當中,我們除了開發她的智力外,也同步進行著文明行為的訓練。

陳磊初中的班主任王春梅老師,在一次家長會上表揚了這樣一件事:班級的一些學生到一位同學家去玩,臨走時,大家都忙著拿書包、穿鞋子,只有陳磊留在了最後,她把自己坐的椅子認真擺好,把弄亂的東西,歸放原處。這一瞬間的細小行為,被那位細心的家長看在眼裡,很受感動。她說:「這反映了一個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說明這個孩子很有教養。」

見過陳磊的人都說她氣質好、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這也是從小到大逐步養成的。在早期教育當中,我們除了開發她的智力、增加靈氣、培養能力之外,也同步進行著文明行為的訓練。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培養出一個聰明的孩子,也要培養出一個文明的孩子。

打陳磊學會說話,能夠聽懂一些簡單的指示和要求時起,我們就有意識地在各種場合下,告訴她應該怎樣做。比如早晨離開家時,要和家裡人說「再見」,到了托兒所要問「阿姨好」、「小朋友好」等等。陳磊是坐醫院通勤車長大的,在通勤車上,醫護人員還教她學會分輩兒,當她準確地稱呼「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時,那稚聲稚氣的樣子著實惹人喜愛。

記得有一次,媽媽到幼兒園去接她,臨走時沒有見到她們班的於阿姨,她特意跑到遊藝室與於阿姨說聲再見後,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嬰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意志品格和行為習慣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由於兒童心地純潔,思想比較簡單,有極大的感受性和可塑性,如果及時給以適當良好的文明行為教育,就能使他們留下最初的但較為深刻的印象,而這種印象在他們心靈中往往是久久不會磨滅的,這對他們以後的個性乃至道德品質的發展都將起到重要作用。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所說:「兒童從直接的形象、習慣中取得的東西,是一切人類情感和意識發展的最牢固的基礎;兒童的智慧與悟性的活動就在這時開發。」第1頁
陳磊在上小學以前一直在爺爺奶奶身邊。他們非常喜愛這個孫女,每到晚上都給她講故事,其中不乏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這類的教育。他們經常告訴陳磊:那些要吃要喝、打架罵人的孩子誰都不喜歡,長大會變成壞孩子。日積月累,陳磊變得非常懂規矩、有禮貌。從小到大,我們沒見她和別的孩子打過架,也從未聽她罵過人。

我們也注意對陳磊進行愛護公物等社會公德方面的教育。

陳磊小時候非常喜歡花,一到公園就拉著我們,讓給她采幾朵,我們就告訴她公園裡的花是叔叔阿姨精心栽培給大家看的,是不准采的,大家都采,公園裡就沒有花了,那就誰也看不到了。

在街上,吃剩的果皮和冰棍桿,我們都讓她親手送到垃圾箱裡,從不隨意往地上亂扔。乘公共汽車,當別人讓座時,總要說聲謝謝。每當看到環衛工人或園藝工人頂著烈日清掃街路、美化環境時,都要讚揚他們對城市對社會的貢獻,告訴孩子要尊重他們的勞動……
其實,我們對陳磊的這些教育,許多家長都做到了。為什麼有的效果差些呢?我想,要麼是不能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仍是重智力教育、輕文明啟蒙;要麼是家長對孩子要求是一回事,自己卻未能以身示教,使孩子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