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治耳水不平衡,中醫有法

不少人都以為耳水不平衡無得醫,但其實從中醫角度理解,耳水不平衡是歸屬「眩暈」範疇的徵狀,很多疾病如高血壓、貧血、腦炎、頸性眩暈等,都有可能引發眩暈。換言之,只要能查找正確病因,標本兼治,便有機會根治此症。耳水不平衡歸屬的中醫「眩暈」範疇,以頭暈眼花為主要的常見自覺徵狀。「眩」指眼花,輕者閉目可止,重者視物不清,而「暈」則指頭暈,輕者感覺如暈車浪,重者視物天旋地轉,難以站穩,部分患者更可能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至昏倒的表現。

博愛醫院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針灸專科中心註冊中醫師袁軍表示:「眩暈只是一個徵狀,並非一個病症,病例都是本身有發病基礎,再加上勞累、睡眠差、情緒緊張或休息不足等誘因,才容易眩暈發作。」的確,愈忙愈休息少愈易頭暈暈,這體驗相信不少人都試過,袁醫師指眩暈徵狀經過休息和自身調理,大多可以好轉,但假若病情持續沒改善,建議可嘗試求診中醫,針藥並用進行治療。「以治療角度而言,針灸可疏經通絡,虛者可補,實者可瀉,調整陰陽平衡,在緩解眩暈徵狀上療效較快,而中藥則可發揮調理身體作用,兩者相輔相成,綜合治療效果普遍理想。」臨床眩暈病例中,她指有診治過一名記者病患,因勞累關係出現嚴重眩暈,更伴有嘔吐,用西藥後徵狀仍不減無法工作,至發病3 日開始加入針灸治療,急性徵狀1 周內明顯有好轉。「此痰濁中阻型眩暈病人,隨後跟進中醫針藥調理,標本同治作鞏固治療,包括控制其高血壓、高血糖的慢性病,經半年調理,不單再沒眩暈徵狀,精神狀態較之前更好。」

這病例治療的經驗,說明了兩個事實,一是眩暈徵狀愈早治療,可恢復愈快,亦恢復得愈徹底;二是病患一定要辨證論治,對症治療才有可能根治病情。「想持久改善眩暈,必須處理本質的問題癥結,這樣才能夠根治斷尾,像貧血、高血壓等病人只要控制好病情,眩暈便能有效緩解,否則徵狀只會反覆復發。」而根據病徵、體質及發病原因等因素,她指眩暈基本可分4 型:

1.肝陽上亢型:此為實證,臨床以高血壓病例常見為此證型,患者因陽盛或肝腎陰虛,致肝陽上亢,擾動清宮(頭部)而發眩暈,患者以男性較多。徵狀包括眩暈耳鳴、頭痛目脹,且容易因為煩勞或惱怒而加重,另外患者亦常見有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等表現。此症治則為平肝潛陽、滋養肝腎,須針用瀉法,配合中藥天麻鉤藤飲加減。

2.氣血虧虛型:此為虛證,亦是常見的眩暈病因,患者多為身體虛弱或久病不癒,使氣血不足,腦失所養而出現眩暈,一般以女性病例較多。典型徵狀是眩暈會動則加劇、勞累即發,兼有面色較白、唇甲不華、心悸少寐、汗出、神疲懶言、飲食減少等表現。此症多休息對改善徵狀很明顯,平時必須避免過度勞累,以減少發病誘因,治則以益氣養血,健脾和胃為主,針用補法,配合中藥歸脾湯加減。

3.腎精不足型:亦屬虛證,中醫以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如因先天不足或房勞過度腎精虧虛,眩暈就會容易發作。常見徵狀包括精神萎靡、少寐、健忘、腰膝痠軟、遺精、耳鳴等,治則是偏陰虛者補腎滋陰,偏陽虛則補腎助陽,針用補法,配合中藥左歸丸或右歸丸加減。

4.痰濁中阻型:此為實證,患者多體形較胖,因嗜吃肥膩或勞倦過度、脾失健運,致痰濁中阻,上蒙清竅則眩暈,氣機不利則胸悶。因體內痰濕較重,眩暈徵狀常見會頭重昏蒙(自覺頭腦沉重不清醒)、胸部脹悶不適、多夢乏力,或時吐痰涎。此症治則以健脾袪濕、降逆化痰為主,針用瀉法,配合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臨床治療,以實證病人療效通常較快,但她強調治療效果一般也要視乎病因、病情程度,及病例體質對針藥的敏感性而定。

除了針藥治療,部分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亦有改善眩暈的作用,故有眩暈徵狀者可抱「醫療為主、食療為輔」心態,日常適度配合對症食療,以改善病情。

肝陽上亢型眩暈:宜吃可滋陰潛陽食物,例如芹菜、決明子、杭白菊、天麻、白芍、百合、枸杞等。

氣血虧虛型眩暈:少吃肥膩,宜吃可健脾益氣、養血食物,例如紅棗、龍眼、西洋參、紅蘿蔔、扁豆、豬肚、冬菇等。

腎精不足型眩暈:少食燥熱辛辣,宜吃可補益腎精食物,例如枸杞、核桃、木耳、黑芝麻、百合、麥冬、牛奶、鴨肉等。

痰濁中阻型眩暈:飲食要清淡,宜吃可健脾除濕食物,例如薏米、赤小豆、冬瓜、扁豆、山楂、荷葉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