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鼻敏感童易出現「倒及牙」

港人多患鼻敏感,嚴重者不但影響呼吸道,更可能令患童出現「倒及牙」,致長出「鞋抽面」,因鼻敏感患童慣用口呼吸,影響上、下顎骨發育,如父母有倒及牙,鼻敏感患童的倒及牙情況會更嚴重,日後或增患牙周病風險。香港矯齒學會提醒家長,應於子女7歲前接受牙齒矯正科檢查,及早治療倒及牙。本港約有14至15%人有「倒及牙」問題,香港矯齒學會司庫岑美恩稱,下顎牙齒水平覆蓋上顎牙齒逾2、3毫米就已屬倒及牙,而本港大部分倒及牙個案,雖然屬先天遺傳因素所致,但有部分是由於用口呼吸、下巴前伸的後天習慣形成,尤以鼻敏感患者為甚,臨床所見,10個倒及牙患者中,就有1、2名屬鼻敏感患者。

她指舌頭頂上顎牙齒,本身就有促進上顎向前伸的作用,惟鼻敏感患者常張口呼吸,上顎會愈來愈短,愈生愈細,下顎卻繼續發育,而引致倒及牙。「嚴重患童即使接受矯正治療,日後臉形或會(受影響)而變得少少鞋抽。」岑稱。

她又表示,如父母有倒及牙,鼻敏感患童出現倒及牙的情況會更嚴重。曾有一名患嚴重鼻敏感的10歲男童,其父母患輕微倒及牙,惟男童的倒及牙情況更嚴重,下顎牙齒較上顎前4毫米,需要安排接受早期矯齒治療,促進上顎骨發育及抑制下顎骨生長。岑稱,患者更因下門牙較上門牙凸出,進食時難以切斷食物,依賴後排臼齒咀嚼,令臼齒琺瑯質加速磨蝕,增加牙患機會;而臨床所見,約有20%患者因忽視「倒及牙」的情況,而出現牙周病情況求醫。

倒及牙患童可透過固定矯齒器或活動式隱形牙箍作早期牙齒矯正治療。香港矯齒學會建議,兒童應於最遲7歲便要到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作首次檢查,評估牙齒發展及顎骨生長情況,及早就倒及牙進行治療。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