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感冒可隨時引發各種併發症,最常見的是鼻竇炎

以往,我們以為傷風感冒是小事一樁;不過,近10 年間出現的細菌愈來愈惡,感冒病毒隨時可以引發各種併發症,甚至殺人於無形。常見的鼻竇炎,大多數是先由過濾性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患者常於感冒三、四天後出現鼻塞、面頰或額頭感覺腫脹、頭痛、嗅覺減弱等病徵,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鼻竇在鼻腔四周,從小孔通往鼻腔。若受病毒感染或受敏感刺激,鼻黏膜會脹大,並使通往鼻腔的小孔閉塞,分泌物因無法正常排放而阻塞於鼻竇之內,引致發炎,這就是鼻竇炎的病理。

耳鼻喉專科醫生丁顯顒表示:「鼻竇炎最常見於傷風或感冒後的病毒感染,鼻敏感、鼻瘜肉及鼻中隔彎曲也可以是致病的原因。患者一般會有鼻塞、面頰或額頭脹痛和頭頂痛;分泌物呈黃綠色,且伴隨惡臭,嚴重者分泌物或會帶有血絲。此外,由於嗅覺神經位於鼻頂部,若鼻竇嚴重閉塞或發炎的話,氣味難以直達神經,影響嗅覺。」理論上,被確診患上鼻竇炎的話,只需服食1 至3 星期抗生素及收縮鼻黏膜的藥物,並使用收縮鼻黏膜的噴劑,便能痊愈。然而,有些病人的鼻竇炎卻特別容易復發。丁醫生說:「如果是患者本身的結構性問題,例如鼻中隔彎曲或鼻竇管道過窄,是比較容易復發的。鼻中隔彎曲會使鼻竇間的小管道變得狹窄,只要鼻黏膜稍為脹大,鼻竇便會閉塞發炎。」丁醫生續稱,這類病人若用藥超過6 星期才能治癒,或是每年鼻竇炎也復發三、四次的話,便會建議以手術作治療,把鼻中隔修正,擴闊鼻竇的小管道。

然而,若患者是因為鼻瘜肉引致鼻竇管道過窄,丁醫生表示,一次手術也未必可以完全把問題解決。「鼻瘜肉即使割了,仍有可能再生,所以部分病人或一生需要進行數次手術。」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鼻很接近眼睛及腦底部,稍有差池,可導致眼腫、視力模糊、失明、出血、發炎,甚至腦膜炎。所以一般在手術前,我們會先建議病人進行電腦掃描,以清楚發炎、眼睛及腦底部的位置,施手術時更可以導航系統輔助,使手術時準確度更高。」丁醫生說。雖然說手術有風險,但從另一角度看,鼻竇炎若延醫或治療不當,細菌同樣有機會蔓延至眼部和腦部,造成眼發炎或腦膜炎,還是病向淺中醫吧。

若發現病人有齊上述鼻竇炎的徵狀,醫生基本上已可判斷病人患上鼻竇炎,但為了更肯定地確診,醫生會替病人進行內窺鏡鼻腔檢查。方法是先於病人的兩邊鼻孔噴入麻醉劑,等待約10 分鐘待藥力生效時,醫生便會把內窺鏡從病者鼻孔伸進鼻竇出口檢查。丁醫生表示:「此舉不但可清楚看到鼻竇出口是否塞滿分泌物,以確診鼻竇炎,更可觀察患者鼻結構是否正常。」除了內窺鏡鼻腔檢查,X 光造影檢查和電腦掃描均能顯示患者是否有鼻竇炎的問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