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時發覺小便偏黃,多數人會思考是否飲水不足,也有人會擔心是否肝臟出現問題。中醫師指出,小便偏黃未必是病,大多與熱症有關,若伴隨口乾及喉乾等,或是感冒未清,由虛熱引起津液不足所致。經常進食煎炸食物的人,也會有腸胃不適及尿黃的濕熱情況,可服用消熱利濕的中藥,只有少數本身屬慢性肝病的患者,才會出現眼黃、臉黃及發燒等黃疸病症狀。
記者:伍雅謙
一般人的尿液應是淡黃色,朝早顏色會較深、氣味較重,下午時分則較淡。註冊中醫師林榮聰表示,尿液顏色與當日飲水量及季節更替有關,除飲水不足外,夏天出汗較多,小便也容易偏黃。在中醫角度,小便偏黃屬熱象表現,多由虛熱或濕熱引起,除非伴隨其他排尿問題,如尿頻、尿濁、小便疼痛及失禁等,便需盡快求醫,否則毋須過份擔心。
林稱,虛熱患者因津液不足,除有尿黃外,也有口乾、咽乾、皮膚乾燥、面頰潮紅及心情煩燥等症狀。現時不少人患上感冒,感冒後期的病人,便常有肝腎陰虛的虛熱情況。癌症患者在接受電療及化療後,也會耗損津液。女士經期過後,氣血虛弱也會導致陰虛火旺,並有心情煩燥及失眠等情況。
虛熱一般可以知柏地黃丸治療,林指,症狀輕微者可自行用知母及黃柏沖水飲用,每次各用3至6克知母及黃柏沖水,一日服用不宜多於9至12克,有清虛熱及改善體質的功效,平日也要注意水份補充,當出現陰虛症狀,便要較平日飲用更多清水。
濕熱人士則有腸胃不適、口苦、口乾、痰多及內熱的情況,觸摸皮膚也會有灼熱感。林指,經常飲酒、進食煎炸及油膩食物均會引致濕熱,一般可以清熱利濕的中藥材治療,症狀輕微者則可以3至6克茵陳沖水飲用,有清熱利濕及去黃的功效,惟僅記每日服用不應多於9至12克。至於肝膽濕熱嚴重者,則有機會出現黃疸症狀,如嘔吐、腹脹、眼黃、身黃、臉黃及發燒,惟患者本身大多患有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甚少出現在一般有尿黃的人士身上。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225/1950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