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後雖然身體可透過新陳代謝補充血液,但流失的鐵質卻未必能自然補回。香港紅十字會一項研究發現,捐血可令鐵質流失,女性捐血者的缺鐵情況較男士明顯,近三成每年捐血兩次或以上女性,血液含鐵量低於標準。該會估計,經期令女性流失鐵質,加上少肉的飲食習慣,易令鐵質偏低;建議常捐血者應適量進食紅肉補鐵。
紅血球內的血色素負責把氧氣輸送至身體各個器官,鐵質就是製造血色素的其中一個所需營養素,若鐵質不足未能製造足夠血色素,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根據標準,血液鐵含量不足10ng/mL為偏低。
紅十字會首次進行的血色素與鐵質含量研究,化驗2009年7月27日至8月24日,共801名捐血者的血液樣本,發現捐血次數增加,鐵質不達標比率也上升。
![常捐血要食紅肉補鐵 女士情況較明顯 易出現貧血圖片2](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20824/large/24ls2p1.jpg)
紅十字會已轉用即時數字顯示血色素含量的測試儀器,讓捐血者更清楚自身狀況。
血色素偏低女性居多過去12個月捐血一次人士中,分別有1.1%男性及5.8%女性鐵含量不達標;過去一年捐血兩次或以上,鐵質偏低男女比例升至2.8%及29.5%。血色素偏低被拒捐血者中,有35.1%男性及65.3%女性鐵含量不達標。
該會輸血服務中心顧問醫生李卓廣表示,捐血可令鐵質流失,但首次捐血的女士中也有7%人屬鐵質偏低,相信不少女士其實本身已有鐵質不足問題。
他表示,除腸胃黏膜更新會令鐵質損失,女性每月經期也會使鐵質流失,但很多時未必會注意鐵質輕微不達標情況;若飲食失衡,鐵質流失會加劇。
鐵含量低於10ng/mL不代表健康出現問題,他指出,人體會儲存鐵質,鐵偏低但血色素達標的人,正是使用儲存的鐵質做血,「血色素及格其實可以捐血,但如果鐵唔夠,下次有可能血色素不達標,未必可以捐血」。鐵含量持續偏低至不足7ng/mL,可出現容易疲倦、暈眩及抵抗力減弱等貧血症狀。
針對有捐血者鐵質不足,紅十字會已加強宣傳,包括製作小冊子;又為定期捐血者檢驗鐵含量,捐血後也會附上鐵質補充劑,但他指,補充劑目的不是即時補鐵,提醒捐血後要自行補充鐵質。該會也轉用以數字顯示血色素含量的測試儀器,取代以往只顯示血色素及格或不及格的「滴血」測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