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病患抱怨上腹脹、胃酸過多、空腹時腹痛,吃東西後可緩解疼痛;這些病患可能得到消化性潰瘍,也就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醫師可從胃鏡檢查或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來做鑑別診斷。
以往消化性潰瘍與胃酸分泌、情緒、壓力、食物等有關,但最近研究與幽門螺旋桿菌也有密切關係。消化性潰瘍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必須做殺菌治療?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它長在那裡?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殺菌治療是什麼?以下是對幽門螺旋桿菌簡單的說明。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格蘭氏陰性細菌,它主要生存的地方是胃前庭幽門部,有時會上移至胃體部,它與某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有密切關係,與胃癌的關係尚未確定。由以往的報告可知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在B型胃炎為70-95%,十二指腸潰瘍為90-100%,胃潰瘍為60-90%,胃淋巴癌為60-90%,在臺灣成年人平均感染率約為55%,其傳染途徑至今還不十分清楚,人類口腔牙齒的牙菌斑也可以找到此種細菌,所以經由口腔的接觸也可能傳染。
要如何診斷病人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一般分為侵襲性及非侵襲性檢查兩大類:
1.侵襲性檢查就是指做胃鏡檢查時,同時在胃幽門部做組織切片檢查,可染色找尋細菌或做細菌培養。另外,組織切片也可以做幽
門螺旋桿菌測試(CLO Test),是屬於較快、較方便的檢查。
2.非侵襲性檢查乃是指不用胃鏡檢查,比如做抽血檢查,檢測病患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的抗體。另外還有利用碳13同位素尿素的
呼氣法,這項檢查準確度很高也很方便。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需不需要治療?
依據目前的研究,有下列疾病者需要治療:
1.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合併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
2.胃淋巴瘤病人。
3.有嚴重症狀的慢性胃炎等,才需要用藥治療幽門桿菌,至於一般因藥物引起的胃潰瘍病患及無症狀的感染者,倒是不考慮抗生素
治療殺菌。
幽門桿菌的根除療法,現在以三合一療法(一種制酸劑PPI加上兩種抗生素),可達90%以上的療效。但這些根除幽門桿菌的藥物有時會有頭暈、腹瀉、長舌苔、口中味覺遲鈍、過敏等副作用,若是無法忍受這些副作用,請回門診讓醫師處理。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發現,使消化性潰瘍的致病理論起了重大的改變,從以往「無酸即無潰瘍」,到現在「無幽門螺旋桿菌即可能無潰瘍」的理論。又有「屋頂漏雨」的假說,認為會有潰瘍產生,乃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侵襲胃壁黏膜(如同屋頂有破洞),加上過多的胃酸與胃蛋白(如同下雨),兩者同時存在才會產生潰瘍(屋頂漏水)。所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後,的確可降低潰瘍的復發率(從以往的70-80%到目前殺菌後的5%)。所以在得知有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時,不必驚惶,只要與醫師配合,按時吃藥,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消化性潰瘍的食物選擇
可食用的食物 | 避免食用的食物 |
類別 | 食物 | 食物 |
魚肉蛋 奶豆類
| 1.海產類:魚、蝦等 2.肉類:雞、豬肉 3.蛋類:如雞、鴨蛋 4.不加糖奶類及其製品 5.豆製品:豆漿、豆腐、豆干
| 1.過老或含筋的肉類,如:牛筋等 2. 煎蛋 3. 調味乳、煉乳 4. 未加工的豆類
|
五穀根莖類
| 五穀類及其製品
| 糯米及其製品
|
油脂類
| 各類食用油皆可
| 皆可
|
蔬菜類
| 嫩而纖維少的蔬菜及瓜類,如:菠菜、大白菜、胡瓜、大黃瓜等
| 1.纖維多的蔬菜,如:竹筍、芹菜等 2.蔬菜的梗部及老葉
|
水果
| 去皮、去子、甜度低的水果,如:木瓜等
| 甜度、酸度高及含皮、子纖維多的水果 如:鳳梨等
|
其它
| 1.蘇打餅乾 2. 無糖果凍 3.醬油、醋等
| 1.辣椒、咖哩、沙茶醬 2.油炸、燒烤食物 3.濃茶、咖啡、煙、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