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強烈尿意,且無法忍耐須立即解決,隨時是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的徵兆。有泌尿外科醫生指,膀胱過度活躍症患者最初出現尿頻時,往往誤以為是正常機能衰退,待三至五年後病情惡化,出現漏尿甚至尿失禁等問題時才求診,令治療效果大減。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表示,一個正常的膀胱可儲存300至500毫升尿液,但膀胱過度活躍症患者一般儲存至200毫升尿液時,膀胱肌肉便會突發收縮,令患者產生強烈尿意,非立即上廁所不可;由於膀胱容量減少,患者常受尿頻困擾,嚴重者更會失禁。
膀胱過度活躍症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姚銘廣指,繼發性患者多患有尿道炎、前列腺發大及膀胱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引致尿頻及突發性尿急等症狀,原發性則指膀胱在儲存尿液上有功能障礙,成因不明;但肥胖女士及糖尿病患者均是患上此病的高危族。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今年1月成功訪問了1,372名年齡介乎40至79歲的市民,結果發現,23.8%受訪者有突發性尿急及漏尿情況,當中約六成屬原發性患者。姚銘廣指,病情輕微的患者,透過藥物治療、改變飲水習慣及控制括約肌等訓練,病情可顯著改善,惟大部份患者最初出現尿頻時,以為只是普通「老人病」,一般延誤數年才求診,影響治療成效。47歲的趙先生,早於15年前已有尿頻問題,直至五年前病情惡化才求診,「飲完水15分鐘就要去廁所,一日去20次。」延診10年,即使他依時吃藥、勤做括約肌訓練,又戒掉咖啡等利尿飲品,現時仍只可勉強忍尿一小時,每天小便約15次。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