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前列腺癌手術後遺──失禁

說尿失禁,很多人以為只關女人事,其實男人一樣受困擾。特別是近年病例倍增的前列腺癌男病人,術後每10 個患者可能會有1 人出現小便失禁,部分甚至要掛尿袋、長期包尿片,或以橡筋勒緊陰莖以阻止尿漏來過日子……年屆76 歲的曹伯曾患前列腺炎,5 年前一次小便檢測發現前列腺出現異常,經抽針化驗確診患上前列腺癌,須接受根治性的切除手術。但術後癌腫病灶是切走了,失禁問題卻纏他,任他再努力做物理治療的骨盆底肌肉訓練(類似忍尿的收縮肌肉動作),還是有尿液滲漏,經常像孩子般尿床,又試過「跟太太出街時漏尿至褲子半濕」也不自知,要急急回家換褲。

自此,他「被迫」每日換4-5 塊尿片,「包尿片包到怕」的身心壓力亦損及自尊,漸漸令他怕入睡怕出街,連飲茶習慣也因為怕飲茶利尿而戒掉,每次外出又會強制自己穿4 條褲及不能超過兩小時,嚴重影響社交及家庭生活,漏尿困擾大到他想死。直至參加醫院講座知悉此症有得醫,他經社工轉介及醫生評估,終獲資助於今年8 月進行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手術(AUS),才再無漏尿情況,正式告別「尿片醃爛肉」之苦。究竟點解前列腺癌治療會與尿失禁連上?道理很簡單,因為早期確診患者會切除前列腺根治病情,惟前列腺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的盆腔深入位置,包圍著尿道,進行此手術同時會切去部分控制尿道開關的括約肌,影響及神經,令其幫助「鎖住」尿液的肌肉功能喪失,變了身體受任何壓力,患者都可能漏尿。

外國研究發現,手術後兩星期超過9 成病人會有漏尿情況,經1 年骨盆底肌肉訓練,9 成病例可以「練得返自控能力」,仍有約少於1 成病例持續小便失禁,曹伯的個案便是其中之一。伊利沙伯醫院外科部副顧問醫生何立言直言:「病人處理小便失禁,常見是用尿片,但臨床亦見過部分患者以棉花廁紙自製吸尿墊,又或以橡筋箍紙巾勒緊陰莖,再在外層包膠袋自製尿袋防漏,種種措施都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及感染。」要有效改善生活質素,他強調可接受輔助手術,選擇有二:

1.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手術:植入人工尿道(包括儲液囊、氣泵及伸縮扣門),藉由伸縮扣門壓迫及收緊尿道,阻止尿液流出。每次當病人想小便,只要按壓置於陰囊內的氣泵兩次,扣門內的液體便會泵到儲液囊,令扣門變鬆尿道打開排尿,約兩分鐘後液體慢慢由儲液囊回流扣門,尿道便會關閉。

˙療效:裝置儀器6 周後可開機運作,70%-90%病人術後每日滲尿量少於10 毫升,有效改善生活質素。

˙限制:儀器平均壽命為7 年,運作失靈後患者會再漏尿,需再做手術更替。而部分患者裝機初期會出現感染問題引起併發症,研究指約每20 病例有1 人因而要拆機。

˙手術費用:約7 萬

2.懸帶植入手術:前列腺切除後,膀胱會很接近尿道口及括約肌,植入懸帶可以將整個膀胱提升返回腹腔內,從而提升及延長尿道,並利用腹腔正常壓力達致「壓迫」尿道效果,阻止尿液滲漏。

˙療效:創傷性低,約6-7 成病人失禁情況改善,但暫只推行5 年期,未有長遠數據。

˙限制:只適用於失禁情況較輕微患者。

˙手術費用:約3 萬

論手術選擇,何醫生指一般取決於3 個因素:一是患者滲尿量,中度至嚴重尿失禁病人不會做懸帶植入手術;二是病人手部活動能力,視乎能否控制人工尿道的氣泵;三是評估膀胱功能的尿動力測試,如病人已出現退化排尿不夠力,為免懸帶植入手術後再有影響,也不會建議。

香港癌症基金會現撥款115 萬資助伊利沙伯醫院,為病情及經濟狀況合資格前列腺癌患者改善小便失禁問題,首年名額21 人。查詢電話:3656 0800。

對於前列腺疾病,一般認知的有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但原來前列腺癌也愈來愈普遍,近10 年病例倍增已超越肝癌成為男性第3 大常見癌症,09 年病例接近1,500人次,亦即每1 萬名男性就有4 人罹患此症。

伊利沙伯醫院外科部顧問醫生陳偉希表示:「60 歲以上男士是此症高危患者,但臨床亦發現有年輕化趨勢,40 多歲病例也有所見。」如早期確診進行前列腺切除手術,此症患者術後10 年存活率高達8 至9 成,但想及早發現,男士們一定要加倍「上心」。「此症病人多沒特別病徵,或只有與前列腺良性增生徵狀重疊的小便困難表現,例如小便慢、痛或有血,所以凡有上述徵狀者,都建議求醫泌尿科進行相關診斷檢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