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部分人對痔瘡這病不感陌生,但有外科醫生發現,很多市民甚至是患者對痔瘡都是一知半解,或是充斥了誤解。
香港浸信會醫院微創外科及大腸外科中心主任林貞華醫生直言,至今很多人對痔瘡的概念不清楚,每當病人發現肛門不適,例如出血、痕癢、疼痛,都說自己患痔瘡。他甚至相信,現時有些醫生對痔瘡的認識不完全,因為從前醫學書本提到,痔瘡即是靜脈曲張,但這個概念絕對不正確。
那麼痔瘡又是甚麼?他指出,痔瘡為人體肛門正常組織,一出生已經有,類似海綿狀物體。肛門是圓形的,收緊時不會密封,但基於有痔瘡這個海綿體充血,才不致漏氣(正確名稱為氣體失禁,即放屁),換言之痔瘡的用處是防止漏氣。他重申,痔瘡脫出肛門會造成痔瘡發病,起因與肛門組織退化有關。
大腸癌亦是造成肛門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然而其肛門出血量較輕微,且通常在大便內帶血,以及有較多黏液,患上大腸癌的也不會感到肛門有痛楚。「因肛門有血不一定是痔瘡,可以是更嚴重的腸道疾病,因此一發現肛門有血時,建議盡快向外科醫生求診,絕不能掉以輕心。」
要注意改善大便習慣,戒除長時間坐廁的行為,飲食多纖維、少脂肪少肉類、常保持足夠水份、定時大便、避免經常坐,才可持久地減低翻發的機會。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