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過節喪食發痛風

過節喪食發痛風

痛風的恐怖,是病發前毫無徵兆,尿酸於關節結晶,可能引起突發的痛楚,若繼續暴飲暴食,則會令病情惡化。Models :Summer Lau 、Crystal Leung / Starz People

由冬至、聖誕到元旦密密食,一個月後過農曆新年,仲有大把賀年美食。過節狂食,小心食出痛風,尤其香港人一向大魚大肉,又偏愛內臟,好多中年男人尿酸偏高仍懵然不知,過節餐餐豪宴,又豪飲,結果瞓醒腳痛如刀割,要即刻入醫院打止痛針。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出,血液中尿酸濃度高過9mg/dL ,便有兩成機會患痛風;而幾乎所有貴價食品,例如鵝肝、生蠔、酒,都可直接提升尿酸水平,識飲識食的中年男士,小心過節食出禍!

戒口名單

每百克蝦和菇菌的普林含量少於一百五十毫克,屬中普林食物,每日必須限量進食。

打邊爐熱選的內臟、貝殼類海產,每一百克可含高達三百毫克普林,屬高普林食品,痛風者免問。

James 每日進食熱量限1500kcal ,平時午餐仍可到快餐店食一份叉燒米粉,戒口不算辛苦。(吳卓凡攝)

他將營養師餐單輸入smartphone ,遵守節食規條。(吳卓凡攝)

除夕晚上,James 為陪家人和應酬同事,一晚連踩三場。「傍晚陪屋企人包餃子,我只食了十幾隻;然後去同朋友BBQ ,再食兩塊豬扒、少少雞翼和香腸;夜晚落bar 倒數,只敢飲三分一杯紅酒,之後不斷飲茶。」
美食當前,James 卻步步為營,只因五年前,當年他三十八歲,一覺瞓醒,右腳腳眼又痛又腫。他對痛風毫無認識,誤以為扭傷腳,於是去看跌打。「腳腫到連鞋都著唔到,唯有踩住鞋踭,一拐一拐去睇跌打,敷三日藥後,慢慢好番,以為無事就繼續食。」

最愛豬膶腸粉
他笑說,自己五年前是二百三十磅大肥佬,最愛四圍搵食。「我最愛食豬肉,豬扒、蒸肉餅、午餐肉,甚至煲湯豬骨我都鍾意。有次行過灣仔春園街,見到有人排隊買豬膶腸粉,一試就成為我一生最愛!」
每星期食幾次豬膶腸粉,加上做保險經常陪客人飲啤酒,半年後James 又再腳痛。「好彩護士朋友提醒我可能有痛風,西醫幫我驗血,結果證實我尿酸過高有痛風。我所有親人都冇痛風,相信係食得太好先有病。我公司的男性同事,每三個就有一個中招,全部都係肥佬!」

超重易痛風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出,痛風主攻三十歲以上的男士,男女患者比例為八比二,女性患者到更年期後才發病。香港雖未有正式統計數字,但痛風愈來愈普遍,他說:「根據美國醫學研究,當地現有百分之二的痛風個案,總結過去,每年平均有0.2%的上升趨勢。」
英國醫學期刊亦證實,習慣高蛋白質和高酒精飲食,較易患痛風,而且有一半患者同時有超重問題,要轉介由營養師協助減肥。
不過,痛風患者靠節食急速減磅,反而會令病情惡化。確進糖尿專科中心高級營養師張翠芬解釋:「只節食不運動,會令肌肉內的蛋白質分解,代謝出更多尿酸,加速痛風發作。痛風病人最好一星期減一至兩磅,保存肌肉,讓脂肪慢慢減少。」
James 每天都行「健康一萬步」,逐步減磅。「除了戒食內臟、海鮮外,我每日跟營養師餐單節食,每朝仲專登提早一個地鐵站落車,由北角行去太古坊返工。晚上就到屋企樓下海濱長廊散步,睇過計步器,每日平均行到七千至八千步,三年來減了四十幾磅。」

高拔萃醫生指出,冬天時急性痛風求診個案比夏天高數倍,相信與香港人愛食火鍋,兼進食太多高普林食物有關。

節日後遺症
除了痛風,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提醒,節日狂食,輕則消化不良,如果食下不潔食物,甚至會食物中毒。
便秘:佳節多食肉、少食菜,好易便秘。
胃酸倒流:進食過多肥膩食物,例如用忌廉和牛油做的甜品,可引致消化不良。食得過飽,會令連接食道和胃部的肌肉鬆弛,胃酸會倒流湧上食道,痛苦似火燒心。
食物中毒:食自助餐屬佳節熱門活動,但壽司容易染上副溶血性弧菌;盆菜亦是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的溫床,食物安全中心近日更發布部分美國生蠔含有諾沃克病毒,統統都會引發腸胃炎,令人上吐下瀉。

痛風名人
痛風被稱為Disease of King ,皆因皇帝食得好,易患痛風,香港不少城中名人亦正受折磨。

曾蔭權

(《蘋果日報》圖片)

(行政長官)
○六年出席活動時,自爆患上痛風症多年,每日必須服食三粒藥丸控制病情。

羅康瑞

(《蘋果日報》圖片)

(全國政協兼瑞安集團主席)
患病後戒酒兼每日練習武術,情況穩定;但近年於北京參加政協會議時忽然腳痛,要派人從香港急寄藥物上京。

李柱銘

(《蘋果日報》圖片)

(立法會議員)
○五年患上痛風,腳痛時要撐枴杖出入立法會,使用傷殘人士洗手間。他曾呻戒口辛苦:「連雞、魚、龍蝦、菠菜、士多啤梨、露筍都唔食得,好彩仲可以食雪糕!」

李麗娟

(《蘋果日報》圖片)

(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繼承」母親的痛風,加上食得好,尤愛大閘蟹。踏入五十歲後,痛風症、高血壓、血糖及膽固醇超標相繼出現,唯有於○五年提早退休。

醫健話
Q :痛風是風濕病嗎?
A :不是。常見風濕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是人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年紀大關節退化,與尿酸濃度過高引起的痛風完全不同。

Q :痛風病人可否吃雞蛋和飲牛奶?
A :蛋、牛奶和乳酪屬低普林食物,痛風發作時,要戒吃肉,可食用這些食物補充蛋白質。

資料提供: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確進糖尿專科中心高級營養師張翠芬

病發數日後,張先生的右腳仍未消腫。

痛風就如糖尿病,食藥和戒口只能減慢病情惡化,冇得斷尾。James 聽話戒口,平均每年病發三至四次。
現年四十九歲的張先生,拒絕戒口,十八年來,每年腳痛超過十次。接受訪問當天,腳剛剛消腫一星期,竟又約三五知己打冷,食豬大腸和鴨腎,「隊」啤兼飲干邑,勇字當頭!

千杯不醉

張先生的酒友,不乏痛風患者,他說:「有個朋友膝頭腫到要去醫院放膿!」但張先生依然不願戒酒。

潮式豬大腸和鴨腎,是張先生至愛,要戒口仍忍不住食幾片!

他邊飲邊說:「我只係食一、兩件豬大腸和鴨腎,但酒真係難戒,同朋友傾偈飲酒,一杯接一杯,不知不覺就飲完成支VSOP ,唯有不斷飲水,多去廁所排走尿酸。」的而且確,營養師建議痛風患者每日飲兩公升水,幫助排走尿酸,但絕非飲夠水,就可以阻止尿酸急升。
大吃大喝,痛風必定發作,但張先生自恃手中仍有吃剩的止痛藥。高拔萃醫生警告,慢性痛風會令關節變形:「曾經見過一位患痛風十幾年的男病人,腳趾腫到乒乓球般大,關節爛到流出白色液體,又有細菌感染,要立刻做手術切除!」他又指出,如果痛得頻密,或連腎臟都出現結石,便要一世食降尿酸藥,抑制普林轉化為尿酸。「一旦停藥仲會加速痛風發作,好麻煩!」

尿酸成晶

痛風、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皆因新陳代謝紊亂而起,統稱「代謝綜合症」。加拿大醫學研究指出,痛風患者比正常人多三成機會患上「代謝綜合症」的其他項目。如果你有「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BMI (注)或高血糖),最好做全面身體檢查,及早查找自己有無其他慢性疾病。
若尿酸過高,身體無法代謝排走,就會引致以下問題:
1.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都有普林(Purine )。普林是構成體內細胞的重要成分,當細胞分裂時,會把普林分解成尿酸。
2.尿酸主要經小便排出體外,當尿酸濃度過高,積聚於關節內,繼而形成晶體。
3.晶體可刺激關節膜或筋膜,引致發炎,尤其是手指、腳趾血液循環較差,所以較易積聚晶體。有病人不單腳關節會痛,有時連腳背都痛。
4.如果尿酸過濃而腎臟無法完全排走,便會結晶並沉積,引致腎石,影響腎功能,甚至阻塞輸尿管。
資料提供: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
注:BMI 即是體重指數,計算法:體重(公斤)/ 身高(米)2,若高於25,表示肥胖。

痛風謬誤

痛風患者長跑,反而傷害關節,醫生建議最好選擇游泳或散步。

張先生以為長跑有助紓緩病情,平時又用冰袋消腫,原來,統統都是一般痛風患者的謬誤。
劇烈運動:流汗不會排走多餘尿酸,而且運動時如發生輕微撞擊或扭傷,會加速痛風發作。
敷冰解痛:一般人扭傷腳,或患上退化性關節炎的老人家,敷冰有助緩和痛楚。但痛風病人在患處敷冰,反而會加速尿酸沉積關節,令病情惡化。
全麥減磅:超重痛風患者以為食高纖全麥麵包或穀類早餐可減磅,但原來全麥食品屬高普林,痛風發作時應避免食用。

為痛風母讀中醫

為急性痛風患者針灸止痛,譚莉英說這方法最快見效。

註冊中醫師譚莉英的媽媽,是少數的女性痛風患者。譚媽媽自四十歲起,腳趾、手指關節痛得厲害,中西醫以為她患有類風濕關節炎,久醫無效,痛足廿年。
被誤診多年,譚媽媽的手指關節都變形,才有西醫察覺譚媽媽一飲豬膶水便病發,而診斷出她原來患痛風。譚莉英憶說:「細個幫媽媽刮痧減痛,點知太用力,刮斷匙羹,見到她背脊不斷流血,媽媽安慰我,話這些痛與關節痛比較,簡直濕濕碎。夜晚,我會聽到媽媽痛到不斷呻吟。」為了醫好母親,她決心讀中醫。
她說:「痛風發作時,關節會紅腫和發熱,稱為『熱痺』。中醫認為,脾胃虛弱,便無法排走體內廢物,導致熱痺。另外,中醫學說指出『肝主筋』、『腎主骨』,如果這兩個臟腑出現問題,都會引起關節痛。」

食療健脾止痛
由於譚媽媽怕痛風發作,過度戒口幾乎食齋,反而令脾胃進一步虛弱。譚莉英在母親的食療湯水中,加入健脾的淮山、薏米和小量赤小豆。她解釋:「赤小豆可以利尿化濕,幫她排出尿酸。但豆屬中普林食物,不可多吃。藥材方面,桑寄生、獨活、熟地、赤芍都可以通經絡及止痛。有時我仲會幫媽媽在腫痛關節上針灸,加速血液循環,防止晶體積聚。」
經過多年悉心照料,譚媽媽痛風發作次數愈來愈少,幾年前卻因心臟病發辭世,享年七十三歲。「慶幸媽媽去世前幾年已經不再劇痛,仲為哥哥湊大囝囝!」能為母親解除痛苦,譚莉英辛苦學醫都值得。

痛風病人其實毋須過度戒口,營養師張翠芬指出,只要每天遵守只食四至六兩魚或肉類的原則,可選擇食物其實好多。

預防食療
譚莉英曾為母親煲這兩款健脾胃湯水,有助排走尿酸。但要注意豬腳和魚屬中普林食物,不宜於痛風發作時飲用。

補脾生魚湯

(1人分量)
功效:老桑枝可治關節痠痛;生苡仁、陳皮和生魚,可補脾利水。
材料:老桑枝150克、生苡仁50克、生魚1條、陳皮少許
做法:將老桑枝和生魚放入湯袋,與其他材料同煲2小時,下鹽調味。

健胃豬腳湯

(1人分量)
功效:千斤拔和雞血藤可治筋骨肢體麻痺,豬腳可滋補胃液。
材料:千斤拔100克、雞血藤100克、豬腳1隻(切成小塊)
做法:將藥材放入煲湯袋,與豬腳同煲2小時,下鹽調味。

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師譚莉英

醒你
藍莓、黑莓和紅莓,可降尿酸和減輕發炎情況,痛風患者不妨多吃。

戒酒是減少痛風發作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若酒癮太大難戒,唯有每日只限飲最多700毫升啤酒;葡萄酒,最多280毫升。

過節去旅行前,最好先由醫生配定痛風藥物,若感到關節僵硬不適,應儘快服藥抑制痛風發作。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