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基因區分乳癌種類圖片1](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41228/large/a0903a.gif)
隨著分子生物科技發展,醫學界對乳癌的認識,已跳出由影像與病理組織去分期及分類,而是以癌細胞基因表現來區分乳癌,預測病人預後情況,選擇最適當治療。現時乳癌分四類,分別是管腔A型、B型、HER2陽性型及三陰性型。
當標靶藥Trastuzumab面世,外國已可即時說出當地有多少HER2型病人受惠。香港卻未有相關統計數字供參考,兩間有醫科的大學,固然沒有這個數據,連政府癌症統計處亦未區分乳癌病人的種類。
香港乳癌基金會成立的資料庫是全港第一個機構,可以提供相關數字。資料庫登記的萬三位病人中,約23%屬HER2型,三陰性約11%,其餘便是管腔A、B型。管腔A、B型的分別,在於後者癌細胞繁殖速度較快。
按照目前趨勢發展,管腔型會再細緻分類,用基因檢測去區分,哪類病人只須手術加食藥,哪一類要兼打化療。有關研究已獲歐美方面測試確定有用,香港亦按病情個別醫生會採用,分辨再深入些,就可為病人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不單可節省醫療費用,亦可減少病人的痛苦。
在乳癌四大類中,以管腔A型預後情況最好,三陰性則較差。有病人會問:我是三陰性的,是否死梗?你只要透過醫生,到資料庫的「乳癌在線」網頁,便可找到有關資訊,例如三陰性病人的比例、預後情況及治療方法趨勢。
由於資料庫蒐集的數據及監控系統具有持續性,由06年收集個案至今,再追蹤多五年,病人的十年復發率及生存期數字,就會真實呈現出來。因為乳癌病人由遠端復發到死亡,可以是很長時間,有些長達十多年。到目前為止,未有人知道這個數字,連外國都只是從死亡率去估計復發數字而已,因真實追蹤病人由復發到死亡,並不容易。
所以日後資料庫的「乳癌在線」,不單可以告訴病人,乳癌的治療方法,還可以評估病人現時情況,會有多少存活率及復發率,讓病人有所依據。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張淑儀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228/1898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