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這名字相當嚇人,但隨著醫療發展,病人生命未必進入倒數。肺腺癌可由基因變異導致,醫學界早知EGFR基因變異為驅動致癌基因,亦找到相應標靶藥對抗;至於EML4-ALK基因變異,中文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有標靶藥可作一線治療,75%病人用藥能有效縮細腫瘤。學者認為肺腺癌病人應做基因測試,再選擇一線治療,實行個體化癌症治療,與癌共存。
記者:嚴敏慧
醫學界2007年發現,ALK基因異變為可引致肺腺癌的驅動基因,約佔肺腺癌個案3至5%,隨後亦有不同研究就標靶藥進行分析,但大多參與患者曾接受化療等治療。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聯同澳洲腫瘤學專家,於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間,就ALK基因異變腺癌的一線治療進行研究。涉及來自27個國家共343名病人,當中46%為亞洲人,全部為ALK異變、肺腺癌已擴散的四期病人,未曾接受任何系統性治療。
研究將病人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接受標靶藥「Crizotinib」或傳統化療。以腫瘤縮細30%為之有效,標靶藥有效率達75%,較化療的45%高;標靶藥組病人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達10.9個月,較化療組的7個月長。而接受化療的171名病人中,有120人因病情惡化而轉為標靶藥治療。
莫樹錦表示,化療藥毒性較高,會出現較多副作用,亦無法長期用藥抑制癌細胞生長。在研究中,服用標靶藥的病人副作用輕微,如由光轉暗時會望見曲線、作悶作嘔等,但大多數週已可克服,生活質素可以保持,但用藥時需留意肝酵素水平。
每月藥費6萬 須長期服用
是次研究確立了標靶藥可作為ALK異變的一線治療藥物。莫樹錦補充,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晚期肺腺癌病人,會接受EGFR及ALK基因變異測試,以設計個體化的治療,與腫瘤共存。針對ALK異變的標靶藥,每月藥費需5.7至6萬元,可因應病情一直長期服用,一旦藥效減退再考慮其他治療。
61歲陳女士前年因持續咳嗽,檢查發現患四期肺癌,右肺上葉腫瘤達3.4釐米大,已擴散至縱隔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及左肺。基因測試對ALK基因異變,參與研究接受標靶治療。她指,服藥僅兩週,咳及氣喘已好轉,10月接受電腦掃瞄,腫瘤縮小一半。她至今仍需服藥,腫瘤一直縮小,個人感覺更像無病一樣。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211/1896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