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牛皮癬,很多人只知患處皮膚會有一撻撻紅圈、會不停有皮屑脫落。其實病人的指甲、關節也受影響,尤其是指甲,接近4 至5 成病例會有離甲、指甲凹陷等徵狀,更影響自信。趁今日是「世界牛皮癬日」,且讓我們更認識此症。
今年30+歲的Esther,直至指甲牛皮癬發病前,都是幼稚園教師。「我是2010 年底牛皮癬開始病發的,患處在頭皮位置,開初是覺得頭很痕很多皮屑脫落,又容易一捽就損,幾乎每次洗頭都抓到自己頭破血流,一求診皮膚科已確診是患了牛皮癬,很記得當時醫生叫我要對病情認識及接受。」
但由頭皮開始,慢慢至手腳身體皮膚,再大約半年之後,她連指甲都有中招,每日埋首於用醫生處方的藥用性洗頭水、滴頭皮類固醇及外塗類固醇等來護理患處皮膚,少說也要兩小時。「我的徵狀較麻煩,所出的牛皮癬是一點點類似水滴式的模樣,全身加加埋埋有過百點之多,有時也真的塗也塗唔曬。到後來連手腳指甲也有牛皮癬後,困擾更大,特別是手指甲,我要派茶點又要接觸小朋友,家長見到便會有意見,最後我惟有辭職。」
不似皮膚患處可用衣物遮掩,手指甲經常外露,她自我形容為「很肉酸」。「外觀上,我的指甲就似缺乏營養般,甲邊白色愈食愈入就似甲肉要分離的樣子,亦試過有甲床下發炎痛,指甲又不斷增厚。」但事實甲板增厚、甲肉分離等表現,也有可能是灰甲,醫生為穩陣起見,亦曾給她剪指甲種菌,結果發現無菌,肯定不是灰甲,其指甲變異是牛皮癬影響。「發病至今,那些皮屑及指甲的尷尬問題依然,現時買東西取物件,我已慣了掌心向人,儘量不給人看我的指甲,只寄望公營醫院轉介免疫系統科後,有助我控制病情。」
以數論數,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直言,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如純粹只在指甲發病的個案,比例少於5%。「也即是說,指甲牛皮癬患者其實多數身體其他位置已有牛皮癬徵狀,只不過有時因皮膚已是這處一撻紅,那處又一撻甩皮有很多問題,患者未必會把集中點放在指甲徵狀上。但其實指甲牛皮癬衍生的問題對生活影響可以很大,因為日常生活手指甲經常性要見人,所以當這位置有變化會很顯眼,亦很容易牽動負面情緒,而腳甲亦有可能因甲板增厚鞋頂趾引發痛症。」
臨床所見,雖然有4-5 成牛皮癬個案會影響指甲,但他強調,此症患者一樣可以受真菌感染形成灰甲,因此一定要準確診斷。「每當指甲有異樣徵狀,大多數人擔心的都多是灰甲,而事實除了最典型的指甲牛皮癬徵狀:甲中間有粒油滴狀紅點外,其他如甲板增厚、甲肉分離、甲面有坑紋(例如似被冰鑿插後呈一點點凹陷坑紋)等表現,也有可能是其他皮膚問題如主婦手或灰甲,必須小心處理。否則如錯用非對症的療法,指甲異常表現只會繼續變本加厲,嚴重者可能影響關節組織,一旦關節變形更可能影響活動能力。」
至於另一常見混淆的皮膚問題,則是濕疹。簡單理解,濕疹是過敏性皮炎,而銀屑病是一種系統性慢性疾病,因免疫系統發出錯誤發炎信號,加速皮膚細胞過度增生所致,二者病理並不同。「但論治療外用藥,兩症都會以外塗類固醇為主,故有時病人醫到一半又未好曬者,便有可能因藥物作用令到牛皮癬原來一撻撻的圈狀紅印邊界,變到似濕疹般界線模糊,增加診斷上的困難。病情至此便可能要牽涉檢查手指,以評估指甲有否凹陷坑紋或油滴狀紅點等徵狀,以作為確診佐證。」
論正確治療,牛皮癬主要方向以抑制發炎信號為主,外用藥除了類固醇藥膏(包括塗在皮膚及指甲等患處),亦有維他命D3 衍生藥膏等,而口服藥則有免疫系統抑制藥(如環胞素A)、抗癌藥如氨甲喋呤,以及特別針對甲型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及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等發炎信號的生物製劑,其中持續應用生物製劑,約有7 成病例可在12 周內減少70%皮膚嚴重徵狀。
陳醫生強調,在皮膚、指甲及關節影響外,醫學研究已癒來愈多證據顯示身體的「四高」問題,與銀屑病一症亦存在關連。「所謂的四高包括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體重,一般患者罹患每症的風險會較同齡組群高出1-2 倍之多。」所以不想問題化大,病例凡發現身體有任何可疑徵狀,他指最好都應儘早對症控制病情。「以指甲為例,如甲已變形是不能回覆,但隨病情控制,新生指甲慢慢褪去變形指甲,也有個案原本每隻甲面有20 粒冰鑿插後凹陷坑紋的,可減到只剩5 粒,使引起注目及尷尬的可能得以大減。」
此症常見出現於特定部位如髮線、手肘及足踝外側,但只要身體任何皮膚位置不小心整損了有傷口,傷口位置也有機會形成一塊新的牛皮癬。故在這秋冬乾燥天氣,為免容易抓損再有傷口新生牛皮癬的可能,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濕潤膚。陳湧醫生補充:「一旦真的抓傷皮膚,護理上必須注意清潔,儘量減少感染髮炎的可能,有需要更可求醫及早以適當藥物治療,包括類固醇藥膏或口服類固醇藥物,好讓傷口盡快埋口,以縮短髮炎時間。」
指甲牛皮癬會影響外觀,一般病人塗用指甲油來美化遮掩,問題不大。但假如想更進一步的黏指甲,則要小心黏甲時不能過度用力,否則有可能弄損的甲邊皮膚位置,牛皮癬亦有新生在這傷口部位,令病情加劇,必須小心提防。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