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解開長壽的奧秘

人生70古來稀,以前60、70歲已屬於高齡,但近數10年來,80歲以上的人數愈來愈多,長命百歲再不罕見。港人的壽命,更一直排在世界的頭數名,究竟長壽的關鍵因素何在?我們一起探討吧!人類的壽命延長,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醫生解釋,從前的人受細菌感染,不論是肺炎或其他炎症,死亡率相當高,自醫學上應用了盤尼西林(抗生素),炎症得到治療,救回不少性命。其次,以往人的大小排泄物與生活環境的距離很接近,但自從世界發明抽水馬桶後,乾淨的水再不會沾上污穢的水,因而減低傳染病的發生機會。「現時香港每個家庭都有獨立抽水馬桶,但部分國家的鄉郊地區可能還未有這樣的設備,像印尼、菲律賓人的平均壽命只有60多歲,遠比起先進的國家如日本、香港還要低很多,相信與這個原因有關。」

交通工具愈來愈發達,食物運輸方便,攝取足夠的營養的機會增加,可惜在一些偏遠的地方,需依靠大型貨船輸送食物,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而令到食物來源不穩定,香港不存在這個問題。此外,香港面積細,交通網絡發達,有事可盡快到達醫院接受治療,加上本港醫療系統進步,人人得到平等治療機會,醫學技術亦接近西方,種種因素促使香港人壽命延長。

近年經常有人討論長壽基因,究竟有沒有長壽基因這回事?佘醫生認為,雖然科學家仍未找出長壽基因,但臨床所見,長壽與家族性有一定關係。有不少長壽家族,幾代成員90歲後離世;有些家族,最長命的成員也不過60、70歲。

有說快樂的人較長壽,但有研究指,活得開心能夠提高生活質素,不為壽命帶來正面影響。「反而樂天的人通常隨遇而安,疏於照顧身體,而性格較杞人憂天,常疑心生暗病,勤於進行身體檢查,有病自能夠及早治療。事實上,有抑鬱症的人容易感到身體不適,卻不表示他們較短命。」

既然壽命天註定,那麼我們是否毋須為健康而努力?「單憑後天努力,會有5%至10%的變化。有些危險因素如吸煙、空氣污染、經常進食誘發癌症的食物、高油鹽糖食物、意外等會影響壽命,當中除了意外,其他因素均可由人控制。」佘醫生指出,長者死亡原因主要是癌症、中風、心臟病及意外,想減低死亡機會,不妨從此入手,如家族有患癌歷史,須定期做身體檢查,切勿吸煙;預防中風和心臟病,要避免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超重。

另一方面,外國有研究發現,亞洲人的BMI(體質指數)介乎23至27較長命,BMI大過30和少於20,壽命短些。他解釋,有認為略重的人,肌肉多、步行穩陣,不易跌倒,過瘦的人跌倒風險高。脂肪等如後備能量,萬一脂肪不多但身體有需要使用能量,便要從肌肉、骨骼、內臟索取,屆時身體會變得虛弱。脂肪可用來保護骨骼,長者跌倒會骨折,是基於脂肪不足承托骨骼。

他又提醒,年長人士必須有良好的智力運動和身體運動,兩者能夠保持腦部健康,提升心肺功能。「視乎個人關節情況,一般人進行急步行或普通步行已可以,肥胖人士或關節較差,不要跑太多和上落樓梯,否則軟骨很快磨蝕,易患退化性關節炎。長者相對適合游泳、水中運動、健身單車運動,既安全又舒服。」

長者的飲食宜採取中立態度,保持均衡,不用過於嚴謹。「近年來資訊發達,吸收醫學知識的機會增加,使長者對飲食有很多忌諱,吃得過於清淡,甚至其家人也過分緊張長者的身體,不准他們吃這吃那,不只造成營養攝取不足,亦由於無啖好食,長者易感到生活失去意義。」佘醫生補充,有些研究顯示,身體減少鹽份的攝取,可以幫助減低高血壓、中風的機會,但有血壓低的人,不要減鹽,反之需要吃高鹽餐,因此長者必須瞭解個人身體狀況而進食。部分長者亦擔心吃太多食物易令膽固醇高超標,其實只有15%的膽固醇從食物吸取,大部分膽固醇由肝臟製造。還有糖尿病人,並非不能吃甜食,而是要分散時間進食。上述幾個正確飲食知識,長者都需要認識。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