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食大閘蟹配醋,有助消化

踏入大閘蟹當造季節,又是市民瘋狂「擦蟹」的時節,小心滿足口腹之慾卻帶來後遺症。中醫師指出,每逢大閘蟹旺季,平均一週會有三至四人因進食後感到不適而求診。蟹類屬性寒濕,尤以生長在湖底陰寒之地的大閘蟹寒性更高,腸胃不佳如脾胃虛寒者應控制食量,容易過敏人士也應小心食用,建議在進食前半小時飲用小半碗鎮江醋,幫助腸胃消化及減低過敏症狀。大閘蟹營養價值較其他蟹類高,但也不宜多吃。中醫師陳仿陽指出,大閘蟹有散瘀血、通經絡、續筋骨及滋陰的作用,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痠痛、風濕性關節炎、兒童佝僂病及長者骨質疏鬆症都有食療功效。

惟大閘蟹極為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進食太多,以免出現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狀。中醫而言,平日如已有怕冷、腹瀉及腹痛的情況,食用生冷食物後症狀加劇,便屬於脾胃虛寒者。

體質容易過敏人士也不宜進食過多大閘蟹,他提到,大閘蟹屬於俗稱「發物」的食物,容易誘發皮膚敏感、哮喘、瘡瘍及膿腫等症狀。不過,若脾胃虛寒或過敏人士想一嚐大閘蟹滋味,他建議可在進食前半小時,飲用小半碗鎮江醋,因醋可分解蛋白質及刺激胃酸,有助消化及減低敏感症狀,但不適用於有胃痛或胃酸過多的人士。因大閘蟹有活血去瘀及通經絡之效,他強調孕婦絕不宜進食,產後則沒有問題,反而可舒緩產後瘀滯腹痛的不適。此外,患有感冒、瘡瘍、腫毒及痛風等人士,食用大閘蟹後也會加重症狀,而急性膽囊炎及膽結石患者食後也可引致發病。

每年到進食大閘蟹旺季,他表示,常會有市民因食蟹後不適需求診,大多與皮膚敏感或進食過量有關,前者皮膚一般會出現紅疹及痕癢,後者因腸胃不適出現飽飽滯滯、腹部脹痛及大便稀爛等情況。他指,病情輕微患者一般可自行服用腸胃成藥後好轉,嚴重者則須向中醫或西醫求診。他提醒,每次進食大閘蟹以一至兩隻為宜,每次進食最好相隔一週,避免進食太頻密而令腸胃無法吸收。

不宜進食大閘蟹人士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應儘量少吃
胃病、發熱、傷風及腹瀉者進食後會加劇病情,要注意食量
孕婦不宜進食
大閘蟹性寒,脾胃虛寒者應少吃
容易過敏者進食後易誘發敏感症狀

註冊營養師黃依玲表示,大閘蟹的蛋白質含量甚高,並含有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及修補細胞的硒及鋅。她指,蟹肉本身脂肪不高,每100克只有2.9克脂肪,較一般肉類脂肪含量更低,惟大閘蟹的精華──蟹膏,脂肪便佔去八成,膽固醇含量也高,提醒有膽固醇偏高、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及肥胖人士,謹記「少食多滋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不多於300毫克膽固醇,惟一隻5至6重的大閘蟹,含有250毫克膽固醇,換言之進食兩隻大閘蟹經已超標。

而一般酒樓推出的大閘蟹套餐,經常會配搭一些高脂菜式,如蟹粉小籠包及臘味煲仔飯等。她指,蟹粉是將蟹膏與蛋黃一同煮成汁,膽固醇含量極高,建議進食大閘蟹時,應配搭清淡菜式及蔬菜,米飯則選糙米飯,因水溶性纖維可減低人體吸收膽固醇。高膽固醇可引致心血管收窄及中風等疾病,她表示,去年接觸到多名只有20餘歲的年輕人,進食10餘隻大閘蟹後去驗身,驗出膽固醇由5.2mmol/L(毫摩爾/升)以下的正常水平,勁升至8、9mmol/L,最後經醫生轉介往營養師治療,經過三至四個月的飲食調節後,膽固醇水平才回覆正常。

雖然大閘蟹寒涼,但中醫陳仿陽指,體質寒濕者,只要腸胃吸收良好,再配搭適當食材及飲料散寒便可。進食時也可佐以溫性酒類如花彫、米酒及紅酒驅寒,但勿飲用寒涼的啤酒,也避免飲水過量,以免稀釋胃酸影響消化。進食後可即時飲用由黑糖或黃糖與生薑煲成的薑茶,幫助消除大閘蟹的寒性。即使是「燥底」人士,他建議「最好都飲番碗」。

大閘蟹一般用清蒸或水煮烹調,陳指,應加入數片紫蘇葉及生薑同煮以助散寒。紫蘇葉除可辟腥外,還可解魚蟹毒,並有和胃、驅寒、治感冒風寒等功用,新鮮紫蘇葉的功效較乾身的較佳。而生薑性溫,也有散寒、和胃、發汗和止嘔等功用。生薑宜選擇老薑,散寒功能較佳。他提到大閘蟹的胃、腸、鰓和心都帶有不少細菌,切記要棄掉不吃;死蟹及生蟹也有細菌,不宜進食。此外,大閘蟹忌與柿和茶同吃,因兩者所含的鞣酸跟大閘蟹的蛋白質結合後,會形成凝塊,影響消化,甚至可引發腹痛及嘔吐等症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