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採用「減量/退場」機制,令病友擔心因病而殘,健保署表示將再評估,也要考慮長期用藥會提高感染風險。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協會今天以影像呈現這種病,一隻隻關節變形的手,握不起杯子,不能拿筷子,顯示疾病對關節的損壞。還有位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姚綠豔出席,50多歲的她在小學一年級發病,當年無藥可用,如今全身關節壞得差不多,不但重殘而離不開輪椅,還需要長期照護。
病友協會秘書長張玲瑗說,健保署去年4月先實施生物製劑減量給付,已有病友的藥量被減半,病友曾關節發炎痛不欲生,害怕關節又痛起來,更怕關節損壞而失能,今年4月開始給付退場,病友無力自費負擔每個月約新台幣4萬元的藥費,更加焦慮。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解釋,健保署是以28個關節發炎程度評估疾病活性指數(DAS-28),對於持續2年指數小於3.2的病友,減量提供生物製劑,如果持續到3年以上,就不再提供生物製劑,如果復發則再申請健保給付,病情因此而好好壞壞,達不到早期治療、控制惡化的目標。
對於病友團體的反彈,中央健保署醫審及藥材小組組長施如亮說,健保署將評估這項藥物給付措施的調整空間。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