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於年輕女性的甲狀腺癌,首次打入香港10大癌症之列,預料此癌將成增速最快的癌症之一。有港婦因大頸泡在公院排期一年才等到做超聲波檢查,始揭患癌。醫管局專家指出,甲狀腺易受輻射影響而罹患癌症,本港住宅及辦公室長年開冷氣,致「氡氣」積聚,是風險因素之一,但難以證明是否與近年個案上升有關。港人患甲狀腺癌的人數持續上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發表的2011數據顯示,該年共錄得697宗,較21年前上升1.6倍;以粗發病率計算,亦由當年每10萬人中有4.7人患該癌,至2011年增至9.9人患此癌症。
甲狀腺癌患者主要是女性,2011年的697宗個案中79%為女性,男女比例1比4;如以粗發病率計算,每10萬名女性便有14.6人罹患,男性則約10萬人有4.5人。中心預測,女性患甲狀腺癌會持續上升,至2020年及2025年,女性新症將分別達630宗及680宗。一名47歲港婦因大頸泡前年往威爾斯醫院治療,排期約一年,至去年暑假才獲安排照超聲波,發現有異常,即做抽針確診有甲狀腺癌,有3粒腫瘤,其中最大的一粒直徑達8毫米,且已侵蝕淋巴,該女士不想再等,轉向私家醫生求診,上月已切除腫瘤。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顏繼昌表示,甲狀腺癌在全球均呈上升趨勢,韓國的發病數字更是本港的5、6倍,可能與韓國人喜愛吃紫菜有關,但難以證明。而患有良性甲狀腺腫瘤、家族病史,患甲狀腺癌風險較高。
顏說,輻射是肯定會引致甲狀腺癌的風險因素。他續說,輻射在自然環境中無處不在,香港的地質以花崗岩為主,易釋放輻射;加上本港的辦公室和住宅,不少是全年長開冷氣,又緊閉門窗,令致癌氡氣積聚,會釋放輻射;而常搭飛機,尤其是長途機,離紫外較近,接觸到的輻射亦會較多。顏強調以上因素僅屬懷疑,現仍缺乏嚴謹數據去證實。另外,醫學界亦懷疑與肥胖及食物中的碘質不夠有關。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梅國威認為,辦公大樓大部分有安裝中央冷氣,物業管理公司會在員工開工前的一、兩小時已開啟中央冷氣,抽走之前一晚或放假期間積聚的氡氣,而家中就算常開冷氣,因家居門窗多有縫隙,可積聚的氡氣有限。
香港甲狀腺癌學會發言人兼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周倩明認為,本港甲狀腺癌新症近年持續上升,應與巿民近年體檢增加有關。本港患癌人數持續增加,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預計,新症至2025年將達近3.6萬宗,較2011年增34%,當中前列腺癌的增幅最勁,而男女患癌人數將「平分秋色」。中心預計,至2025年,本港整體癌症新症確定人數將達至35,860人,較2011年的近27,000宗增加逾3成,而男女新症人數亦分別會由2011年的1.4萬和1.3萬,增至各為約1.8萬宗,即各佔一半。
不分性別計算,腸癌整體增幅至2025年,增幅將達65%;而女性多種癌症上升亦很快,數字與2011年新症相比,乳癌在14年後將達至4,700,較現時的排首位的腸癌還要多,增幅達37%;子宮體癌(主要為子宮內膜癌),增幅更達87%、甲狀腺癌增27%;而男性則以前列腺癌增幅最驚人,14年後將上升逾一倍,由2011年的1,644宗增至保守估計的3,300宗。
中心總監顏繼昌指,因女性癌症上升速度快,預計至2020年或2025年間,女性新症數字將追近男性癌症新症人數。他指出,女性癌症主要以乳癌、婦科癌、甲狀腺癌,可針對這幾種癌症加強教育女性對癌症的教育、對高危患者進行普查,有助減低未來被檢查出來的癌症期數和死亡率。
婦女癌症中,乳癌繼續是頭號癌症,2011年新症增14%,為過去15年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以每10萬人的發病率計算,亦是自90年後最高,每10萬女性中,更有61人會「中招」。顏繼昌相信,乳癌近年持續上升,與巿民了解增多,名人患乳癌如安祖蓮娜、范太、汪明荃等亦患有此癌的效應有關,加上保險和藥廠推銷、生育減少等多個因素下,不少人會主動檢查而令新症數字增加。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