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兩字從來令人畏懼,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中心的數字,2012年本港有逾13000人死於癌症,即每年平均每1000人便有約一人因此病過世。患上癌症只屬不幸?其實有近一半的癌症死亡個案能夠以預防來減低死亡風險,歌手藍奕邦透過媽媽的自身經歷,希望大家正視健康。
藍奕邦的媽媽已走了8年,他對當時媽媽的患病情況還記得很清楚:「媽媽因痾血和食不下嚥求診,07年確診胃癌,之後割除了胃部,之後不幸地癌細胞擴散到腹膜和淋巴,08年7月過世,當時59歲。這是一個典型的癌病例子,手術、化療、身體愈來愈差到過世,是一個好痛苦的經驗。」
由於家族中並無家人患癌歷史,後來追溯她早有幽門螺旋菌,很大機會是病因,因為9成胃癌病人,都與幽門螺旋菌有關。「媽媽後生時已有胃病,成日都要食胃藥。她自知胃唔好,已好注意飲食,多吃蔬菜、不吃辣、不吃過飽。但令家人幾閉翳的是,她不愛看醫生,其實如果她不是諱疾忌醫,定期做身體檢查,一早驗到有幽門螺旋菌的話,說不定成件事唔同哂。」
患癌已成事實,經歷令藍奕邦沉痛。「我當年幾唔開心係,媽媽知道患病後,個人好悲觀和消極,覺得醫唔返,又杞人憂天擔心我和爸爸,這對病情無好處。人生苦短要活在當下,但一定要抱持樂觀心態,樂觀有病都唔會咁辛苦。」他從中領悟到家人對癌患者的支持十分重要。「我記得化療醫生跟我們一家說,好開心見到我們對媽媽的支持,因有些家人對病人不大理會,對病人的病情無幫助,也是一個巨大打擊。我自己覺得照顧一個癌症病人負擔頗沉重,身心都是。所以如果家人患癌,保重自己身心都好重要。」
媽媽一役後,藍奕邦會定期去做身體檢查,每年做身體檢查,以及每5年照一次大腸。他不諱言,之前對此都很疏忽,但當知道部分癌症能預防,包括定期身體檢查、做運動,小心飲食,身心靈保持樂觀心態,每一樣都十分重要。「長期負面、不懂得紓壓、生活顛倒真係比較容易有病。好多香港人唔識搵途徑去減壓,音樂是有效的減壓方法,唱K、聽歌和玩樂器都可紓壓。」果然是一個音樂人。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委員會主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廖敬賢指出,感染細菌和病毒都有機會引致癌症,部分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長期感染和發炎,有機會導致病人會有肝癌。另外,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亦可引致子宮頸腫瘤,病菌如胃裡幽門螺旋菌長期感染也可增加罹患胃癌,這些感染不是短時間而是長期造成。
由1986年開始衛生署已替新生嬰兒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已少見香港有乙肝;但丙型肝炎至今仍未有相關疫苗。HPV有約100種病毒,但常見和影響到病變的是16及18型,是70%的子宮頸癌個案的主要成因,在病毒的長時間感染下,有機會發展成子宮頸癌,而感染者患上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陰莖癌和咽部癌的機會亦會增加,HPV16及18型目前已有疫苗減低患上風險。
他說癌症可以預防,只要從生活和飲食習慣入手,例如要減食一些醃製食物、紅肉等,並維持適當體重,已能減低30%患癌的可能性。「市民負起責任去避免癌症,如戒煙、戒酒、減少吃醃製肉類等,還要身體力行做運動,是對自己身體負責任。」病向淺中醫老生常談,癌症愈早知道,根治機會愈大。「以胃癌為例,約90%胃癌病人都帶有幽門螺旋桿菌,如病人早在胃部不適去照內窺鏡時就可以檢查到。幽門螺旋菌使用抗生素和胃藥治癒率達九成,便已能減低胃癌的可能性。」但當胃癌已達4期即表示癌細胞已擴散,治療目標為控制腫瘤,施以手術和化療,部分病人以化療加上標靶藥物亦有良好效果。因胃癌有不同種類,亦需檢測有否基因突變HER2,可適用標靶藥物,有機會縮小腫瘤及穩定病情。
防癌要訣你要知
不吸煙
減少或停止飲酒
少吃紅肉
少吃醃製肉類
多吃蔬菜
少攝取鹽份
防止暴曬
多運動
保持適當體重
媽媽哺乳6個月,可減患乳癌。
接種適當疫苗
接受篩查(如定期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可有效及早發現病變,減低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接受大腸鏡及大便隱血測試,有助儘早查找腸道的變異組織。)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