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遇上退化性關節炎,應如何處理?

年紀大,機器壞,此話確有點道理,尤其是適用於人體健康。隨年紀增長,關節內的軟骨逐漸出現勞損而退化,這便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能經常隱隱作痛,就在此時,往往會尋找不同的方法幫助自己。問題在,所用的方法,究竟是否真的有效?

進行這篇報道,事緣於最近美國有醫學文獻報告,指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使用鞋墊,對他們的幫助實際不多。事實上,一直以來膝蓋有關節退化的人士,因膝關節內側軟骨逐漸被磨蝕,令腳部向歪,後期更會變成「O 形腿」,故此他們會被建議使用某類鞋墊(內側較薄、外側加厚的一種),以平衡O 形腿對膝關節所承受的力量,減少下肢的不適或痛楚,此文獻正好打破傳統的想法。

香港浸信會醫院駐院骨科顧問醫生魏偉奇醫生表示,雖然亦沒有醫學證明指這些鞋墊會帶來害處,但正因如此,有些病人會覺得一試無妨,隨便買個鞋墊使用。然而站在醫生的立場,加上有最新的醫學文獻力證,因此建議病人,尤其是早期患者,應盡早接受正規的治療,才是最有針對性的,否則可能會浪費時間兼發現徒勞無功。

現時有很多辦法可以用來治療此病。其一是改變生活習慣,包括控制體重、注意飲食,減少上落樓梯及蹲下的動作,有助減慢關節勞損的發展;適當運動亦可,但避免過度負重運動如長跑,宜進行游泳、瑜伽、耍太極,保護關節。其二是藥物治療,使用具消炎成分的止痛藥,控制關節發炎,減少痛楚,令關節的痛症得到緩和作用。如果藥物無法改善病情,可考慮接受藥物注射治療,早年主要注入類固醇,後來發現如長期在關節注入類固醇,有機會對關節造成破壞,因此現階段已甚少使用此法。他指出,目前常用的注射藥物為透明質酸,具有修補及潤滑關節的作用,過去分3 至5 次注入關節裏,而最新的針藥為一次性,效果長達1 年,有文獻指定期接受注射,有效減慢關節退化。

最後一種方法是手術治療。「大致歸納為兩類,一是微創,用關節鏡技術清洗關節,將關節內已受破壞的軟骨、韌帶、碎骨、骨刺等除去,適用於情況未算太嚴重,年紀不太大的病人。至於關節嚴重退化的高齡病人,當關節去到無法修補的階段,就需要更換人工關節,這些人工關節的壽命大概15 至20 年左右。」一般而言,醫生會視乎病人的體形、體重、生活模式、關節情況,決定病人應採取哪一個治療方案最為適合。

另一方面,市面上有不少保健營養補充劑,如葡萄糖胺、軟骨素等,供市民選購。魏醫生表示,葡萄糖胺具有緩和關節退化及紓緩痛楚的效用,如病人覺得攝取葡萄糖胺營養補充劑對自己有幫助,作為醫生也不會反對使用,不過謹記向信譽良好的公司購買正貨,按包裝上的指引服用,及在使用2 至3 個月後停一停,檢視病情是否有改善才繼續使用。

至於多攝取鈣質與維他命D,又是否對病情有幫助?答案是:不會,因為補充鈣質與維他命D 是針對骨質疏鬆的問題,與退化性關節炎的關係不大。此外,有部分病人曾使用一些不知名的外敷草藥,但實際上起不了作用,反而引致皮膚腫脹發炎,更有嚴重個案需要入院注射抗生素及服用消炎藥。

他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於早階段時已可被發現。由於關節與關節之間有磨擦,形成炎症,令到關節受到破壞而產生痛楚,破壞愈多,痛的程度愈高,每逢跑步、上落樓梯時,關節的壓力愈大,情況會更嚴重。「關節退化帶來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情況再差一點,關節更會變形,造成O 形腿、腰椎彎曲等,活動能力受限制,整體生活質素下降,必須及早展開治療。」

魏偉奇醫生指出,此病成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是指沒有特別固定原因,多數與年老關節慢慢退化有關。後者是關節本身已出現問題,例如年青時曾受創傷,包括韌帶斷裂、骨折、甩骱等,造成關節破壞,過量運動亦會增加軟骨勞損的機會。「另有一些較罕見的原因,如關節曾發炎、受感染,或本身關節有些長期毛病如痛風、類風濕關節炎等,進而令到關節退化。部分患者可能天生關節畸形,導致關節提早退化。」要診斷退化性關節炎,除一般檢查外,患者也要接受X 光檢查關節,以確定骨質是否增生、關節軟骨是否收窄。有時需要接受磁力共震,了解關節裏面的內部情況。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