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乾燥,是濕疹發作高𥧌期。皮膚科醫生表示,近期兒童濕疹求診個案增加約三成,惟不少家長有「類固醇恐懼」,自行為子女減藥或停用,導致濕疹反覆發作。更有家長情願試盡各式自然療法,或堅持以中藥治療,結果濕疹惡化成紅皮症,甚至危及性命。
記者:嚴敏慧
兒童濕疹多生長在面頰、唇邊、手腕、肘彎等地方,症狀包括皮膚痕癢、紅腫、出水、脫屑、皮膚變厚等。香港兒童皮膚學會會長楊志強醫生表示,本港約每5名兒童便有1人患濕疹,60%病人於1歲發病,多數於5歲前已出現症狀。
治療濕疹,外用類固醇為有效藥物,惟楊志強指出,類固醇的副作用被誇大,不少濕疹患者及家人有類固醇恐懼。今年亞洲皮膚醫學大會上有研究指出,逾400名照顧濕疹兒童的受訪者中,四成人不願意讓病童接受類固醇治療,以至經常轉換醫生。
他指出,本港家長對類固類普遍存有誤解,為逃避類固醇,會讓子女使用各種未獲實證的療法,例如食療或自然療法,增加延誤診治致併發症風險,「有啲人會去買聲稱純天然、草本或中藥成份濕疹藥膏,如果搽一個星期已經好番,支藥膏多數係含類固醇」。
皮膚不斷流水黏着衣物
濕疹併發症可致嚴重後果,他表示,曾有一名15歲少年,由於母親擔心類固醇藥膏有副作用,從未按醫生指示完成一次療程。少年病情惡化後,其母安排他向中醫求診並服中藥,惟少年濕疹持續惡化,其母竟稱中醫指毒素正「谷出」體外,濕疹變多為正常。
少年本來纖瘦的手腳,慢慢腫脹成「象手」及「象腿」,無法緊握拳頭或穿鞋。三個月後,少年更不能下床,皮膚不斷流水黏着衣物及床鋪,其父終把兒子送院,結果發現少年發炎問題嚴重,血內蛋白質含量由正常的44單位跌至9,且有脫水、營養不良等情況,危及生命,最終要住院兩周,以抗生素、外用及內服類固醇治療,才保住性命。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31107/1849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