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肝炎中醫治療視野

肝炎可分為病毒性肝炎及非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脂肪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肝炎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發熱、黃疸;甲、戊病毒性肝炎主要由消化道傳播,一般無慢性過程;乙、丙、丁型等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血液傳播,存在慢性肝炎狀態。

由於肝炎的發病存在肝細胞的自身免疫損害,對有自身免疫紊亂導致的疾病目前醫學上沒有確切的根治方法。這為中醫的辨證施治帶來優勢治療。中醫對肝炎的病因病機概括為濕熱疫毒、脾虛肝鬱、血瘀、腎虛之中。一般中醫門診治療的肝炎,主要以慢性病毒性或非病毒性肝炎為主,急性病毒性肝炎由於傳染性強,一般需住院隔離治療。

一.從「濕」入手,運脾治肝
無論是濕熱蘊結,還是脾虛濕阻,中醫病機都是“脾為濕困”;故運脾祛濕貫穿肝炎的治療中。它包含陽黃的清熱解毒利濕法解中焦濕熱,亦包含陰黃的溫陽化濕法解脾為濕困,還包含健脾燥濕法治療脾虛濕阻。主要方藥選用茵陳蒿湯、茵陳平胃散、四苓散等。常用藥物:茵陳、藿香、蒼朮、厚樸、陳皮、半夏、茯苓豬苓、土茯苓、苡仁、車前子等。通過中醫的辨證施治,可針對性治療各種肝炎。

二.治療黃疸性肝炎,先辨陰陽
中醫辨治肝炎,首先看有無黃疸,有黃疸者以陰陽為綱,陽黃以濕熱疫毒為主,其中有熱重於濕、濕重於熱、熱毒熾盛等,治療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陰黃以脾虛寒濕為主,注意有無血瘀,治療以健脾祛濕活血退黃為主。主要用藥在中醫辨證的基礎方藥上加入雞骨草、田基黃、溪黃草、茵陳蒿、丹參、五味子等。

三.無黃疸性肝炎,「肝鬱脾虛」是其主要病機
此類病者,多有氣滯、濕阻、血瘀、正虛等,其中肝鬱脾虛是其主要病理基礎。故健脾疏肝理氣是臨床上常用的治法。主要方藥有逍遙散、四逆散、參苓白朮散、六君子湯等方。常用藥物:柴胡、白芍、枳殼、鬱金、香附、延胡索、黨參、黃耆、白朮、茯苓、麥芽、山楂、炙甘草等。當然還需根據辨證選用活血化瘀、滋養肝腎、溫補脾腎等治法。

四.飲食療法,是治癒肝炎的基本配合和前提
肝炎病者,日常飲食需清淡、新鮮、富有營養,以保證無損害肝及肝的健康;而中醫學中的藥膳配合,則是肝炎進一步緩解的關鍵。下面介紹兩款相關食療:

雞骨草淮山豬橫脷湯
配料有雞骨草60克,淮山30克,豬橫脷1條,瘦豬肉100克,紅棗10個(去核)、生薑、陳皮、水適量。製法先將雞骨草、豬橫脷(去掉肥膩腺管)、瘦豬肉、紅棗、生薑倒入瓦鍋煮沸,再用文火煎1小時。每週服2-3次。有清熱解毒、健脾祛濕、舒肝理氣的功用;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均適合。

冬蟲夏草田七燉瘦肉
冬蟲夏草5條,田七5克,瘦豬肉50克,杞子10個、水適量。先將瘦豬肉、田七、杞子放入燉盅中隔水燉1.5小時後,再放入冬蟲夏草燉30分鐘。每週服1次。這款食療有助補益肝腎、活血祛瘀,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肝炎,尤其病毒性肝炎患者及肝硬化、肝癌患者,均有輔助治療效果。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