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也稱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消化性潰瘍的病因概括起來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自我消化或胃黏膜屏障被破壞。近年來認為潰瘍的形成與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有重要關係。
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點是起病緩慢、病程長、呈週期性發作和具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病程中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每次發作達幾週到2-3個月,其發作誘因有受寒、精神刺激、勞累、飲食不當及感染等。
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狀。胃潰瘍多在上腹正中劍突下或偏上,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正中劍突下或偏左,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為鈍痛、灼痛或飢餓感,偶爾劇痛。胃潰瘍多在進食後半到1小時出現疼痛,持續1-2小時後逐漸緩解,到下一次就餐後節律再現;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餐後3-4小時出現疼痛,為飢餓痛,到時餐後緩解,有時也在午夜疼痛。疼痛多在秋末至次年早春發作。疼痛部位常伴有壓痛。
患者常伴反酸、噯氣、噁心、部分患者有嘔吐。常見併發症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胃腸穿孔、幽門梗阻及癌變。
纖維胃鏡對診斷、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鑑別良性與惡性潰瘍有重要價值;X線鋇餐檢查發現龕影是診斷消化性潰瘍的重要依據;胃液分析:胃潰瘍胃酸分泌正常,十二指腸潰瘍胃酸明顯增多。
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目的的是緩解症狀、促進潰瘍癒合、預防復發和避免併發症。
(1)正規內科治療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食物,並宜定時、定量、避免過飢過飽,同時應戒煙和烈性酒;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
(2)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藥物治療①制酸劑:雷尼替丁15毫克,每日2次,或奧美拉唑(洛賽克)20毫克(抑制胃酸分泌),每天1次,2-4周為一療程;②抗膽鹼能藥(解痙止痛)僅用於十二指腸潰瘍,可選用普魯本辛30毫克/次、顛茄合劑10-15毫升/次或阿托品0.3-0.6毫克/次口服;③抗菌藥物如慶大黴素8萬單位、小壁鹼(黃連素)0.3克、諾氟沙星0.2克任選1種,每天3次,2-4周為一療程。
(3)併發症治療①大出血:絕對臥床休息,對焦慮和煩躁者可肌內注射地西泮(安定)10毫克或苯巴比妥鈉0.1-0.2克,嚴密觀察脈搏、血壓、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計數,輸血輸泫以維持大、電解質平衡和抗休克,可進流質飲食,大量嘔血時應暫禁食,止血可選用西咪替丁(甲氟咪呱)0.6-0.8克加入液體500毫升中靜脈滴注,還可加用抗血纖溶芳酸、安絡血、止血敏等,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內科治療24小時無效或伴其他併發症或出血停止不久又再次大出血者應手術治療;②急性胃腸穿孔:應立即手術治療;③幽門梗阻:因瘢痕攣縮所致者應手術治療;因痙攣、水腫引起者應臥床休息,禁食並輸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選用抗酸劑及抗膽鹼藥物,並於晚睡前抽洗胃1次以減輕胃的壓力.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