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炎是指視神經任何部位發炎的總稱,臨床上根據發病的部位不同,視神經炎分為球內和球後兩種,前者指視盤炎(pappilitis),後者係球後視神經炎(retrobulbarneuritis)。
近一些年,國外關於視神經炎的治療出現了許多新的進展,但在國內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許多地方仍然沿用著傳統的激素治療方法,而且具體治療方案很不統一,這對於疾病的效果有很大影響。
幾年前,美國NEI組織了一個由15個醫療中心參加的治療協作組,經過三年多的臨床觀察,在1991年得出了一個令人驚奇的結論,這個結論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治療觀點。儘管這個結論早在1991年就在世界範圍發佈了,但似乎對並沒有產生多大的「觸動」,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這一極有價值的信息。
1999年,Lee和Brazis將這一結論又進行了整理,提出:(1)大劑量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後,再改為口服類固醇,可以加速視力的恢復,但不能改善視力的長期效果。(2)單純口服類固醇並不能改善視力,而且有可能增加復發率。(3)靜脈注射類固醇再改為口服類固醇,頭兩年可減緩多發性硬化的發展速度,但三年後治療作用減退。
視神經炎的病因可以是多樣的,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多發性硬化。如果確實是由多發性硬化引起,單純的激素治療是不夠的,還應聯合干擾素治療,有利於減少復發。在我國,常常被忽視的是鼻竇炎,由鼻竇炎引起的視神經炎具有很高的發病率,遺憾的是許多病人一直到視力極其低下,仍沒有想到進行鼻竇炎的檢查和治療。另外,鑑於目前的社會性因素,梅毒性視神經炎也應高度重視。
激素不是治療視神經炎的唯一方法,更不能濫用,因為激素使用不當會產生很多副作用。因此,合理的視神經炎的治療應該是綜合性的個性化治療,並注意聯合先進的新技術。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