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佔5%,患病的也只佔20%,而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是一種動態過程,它永遠不會停留在原有狀態中,或者向疾病狀態轉化,這是自發的;或者向健康狀態轉化,這是需要自覺的,即需要付出代價與努力。這告訴我們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這就是說亞健康是可逆的,通過努力可回歸健康。
美國行為學家Breslow等對6928名加利福尼亞州成人,進行了為期5年的七項健康行為干預研究。這七項健康行為包括:1、每晚睡7-8小時;2、每天不忘吃早飯;3、一日三餐外不吃零食;4、控制體重,保持正常狀態;5、適度運動;6、不吸煙;7、適量飲酒。結果發現能做到6-7項者,比只做到3項或不到3項者,平均壽命延長11年。筆者結合我國國情,提出「走出亞健康,保持健康水平」的十條建議,以供讀者參考。
每天睡7-8小時
健康體魄來自睡眠,沒有足夠的睡眠就沒有健康。有科學家觀察告訴我們: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是人體一天中,物質合成最旺盛、分解最少、人體疲勞恢復的最佳時段;也是人體內兩支「國防」力量,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生長最旺盛時間。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強大,人體抗病能力就強,就會少生病、不生病。此外又是全身除了細胞外,其他各臟器細胞更新關鍵時刻。人體錯過這一時段,對健康損害是難以估量。
不忘吃早飯
早飯猶如進補。早飯吃得再多也不會胖。早年全世界在美國舉辦過早餐會議,各國營養權威對世界範圍早餐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吃早飯有利於增進記憶,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什麼是符合營養要求的早餐呢?通常認為含有以下四五種食物的為健康早餐。即糧食100克(最好是雜糧、粗糧);牛奶1瓶;蛋1個(忌食油煎荷包蛋、炒蛋);菜適量;水果一個。
一日三餐外不吃零食
吃能吃出健康來,吃也能吃出疾病來。因此首先一日三餐的營養要均衡、適量,即不要偏食,要樣樣吃,不要吃得太飽,這樣才能滿足人體對七大營養素的需求,健康就有保證。這裡要指出的是:人的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是消化吸收營養的重要器官。如果一日三餐外還要吃大量的零食,一方面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人體過多吸收營養,增加高血脂、糖尿病的風險;另一方面還容易使脾胃造成損傷。當然,以零食代替一日三餐的做法更是違反了均衡營養的原則。
適度運動
適宜的運動是保持腦力和體力協調,預防、消除疲勞,防止亞健康,延年益壽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裡特別要提醒的是:切忌在疲勞到極點的時候忽然想到「生命在於運動」,疲勞時人體需要的是休息,不是運動,此時運動對人體只有害沒有益。對待運動的科學態度是「貴在堅持,重在適度」。適度就是在鍛鍊完畢,冬天自覺全身暖和,夏天微微出汗,但不覺心慌為度。萬萬不可不鍛鍊則罷,一鍛鍊就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心跳、氣急,這樣於健康非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會發生意外。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