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種植銀杏歷史悠久,銀杏樹一般壽命很長,有「千年銀杏」之稱。據《本草綱目》記載:「白果小苦微甘,性溫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脹」。「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嚼漿塗鼻面手足,去鼻疽皰黑乾黯皴皺及疥癬疳蟲陰虱」。
銀杏又稱為白果,性味甘苦澀,收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常用於治療肺虛咳喘、腎虛尿頻及遺精等症。現代研究證明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核黃素,以及多種氨基酸,還有少量氰甙、赤霉素等成分。對於肺癌後期患者,以及腎不納氣、氣急氣促、肺虛乾咳者,有較好的斂肺止喘作用。
銀杏的果實內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較強,遇熱毒性減少,所以生食易引致中毒。預防白果中毒的方法是將之煮熟後才食用。不過煮過的白果毒素仍未完全被破壞,故不宜吃得太多。另外,銀杏葉片中有一種成分銀杏酸,以其泡水飲用,若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較長,可損害心臟健康。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