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在古代有另一個名稱,稱為「月信」。顧名思義,育齡期的婦女,月經應該每月一行。雖然有一部份婦女因為遺傳因素,月經定期隔兩個月或隔三個月才來一次,但畢竟屬少數。
中醫認為體內的氣血達到平衡,月經才會應期而至。所以月經不調,某程度上反映了婦女身體的變化。說到月經失調,很多人會即時聯想到腎虛,其實月經正常與否,不單與腎有關。從中醫的角度,腎臟與生殖、發育等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即使腎氣充足,如體內的氣血運行不通暢或氣血不足,也都會影響月經。
要知道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先要學懂如何計算月經周期。每次月經周期應為上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至本次月經的第一天。正常的月經周期一般為28至30天,但如與上次月經第一天比較,不提前或推後超過7天,亦屬正常。但若月經連續三個周期均推後超過7天才來者,在臨床上稱為月經後期。
現代醫學認為,月經後期與排卵期延後、排卵障礙或泌乳素過高有關。中醫相信月經後期主要與腎虛、血虛及氣滯有關。腎虛型的婦女常表現為腰酸膝軟、面部有黯斑;血虛型的婦女時有頭暈眼花、面色萎黃;氣滯型的婦女則多有痛經和經前乳房脹痛等問題。中醫會針對不同體質情況予以藥物調治,或補腎,或補氣血,或行氣活血。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可選擇針灸治療,現代研究指出,針灸亦有調整內分泌,促排卵的作用。
不論作何種治療,患者對於調經治療要有耐性,在月經正常以後有時還需要鞏固治療。要預防月經病的發生,婦女在月經期間應避免進食生冷食物,平時要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休息。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