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肥胖有悠久歷史,醫管局委託中文大學進行醫學文獻回顧,發現中藥及針灸分別能平均減重12.8磅及9磅,效果與使用西藥減肥相若,但副作用較少。有註冊中醫師表示,內地流行的耳穴減肥,只需於耳朵穴位貼上一粒中藥小丸,再定時按壓刺激穴道,能健脾補腎及控制食慾,達致減肥效果。記者:嚴敏慧
中大醫學院分析96份中藥及針灸治療肥胖的醫學文獻,發現中藥及針灸穴位能平均減重12.8磅及9磅;較使用安慰劑或改變生活習慣,僅減肥4.4磅或以上的成功率高逾80%,治療期約兩周至四個月。有研究更指,中醫治療停止後,病者的體重並無反彈。至於常用於減肥的中藥為黃芪、山楂及大黃;針灸穴位為三陰交、足三里及天樞;耳穴則為脾、飢點及神門。
郭元琦教授表示,針對體質把中藥丸貼到合適耳穴便可達致減肥作用。王子俊攝
勿自行購買坊間藥貼
博愛醫院中大中醫臨床教研中心中醫服務主任郭元琦教授表示,本港最多中央肥胖型病人,《內經》把此歸類為「膏人」,全身都肥的均一性肥胖則為「脂人」。他表示,中醫看肥胖成因,除飲食不節、好逸少勞外,先天為水形或土形人和臟腑失調等,均會令濕濁、痰、瘀等停聚體內導致肥胖。
郭元琦表示,港人最常見的肥胖體質為脾虛痰濕,會有腹脹、疲倦等症狀,這類人減肥要健脾補腎,除用黃芪化濕,也可針足三里穴去水腫。
近年內地流行耳穴治療,該診所也有提供服務。郭元琦指出每隻耳朵有逾300個穴位,代表全身各個部位。要透過耳穴減肥,刺激脾穴可健脾補氣,口穴可抑制食慾,胃穴減少胃痛胃脹。
病人減肥每次要用五至六個耳穴,藥貼內會有一粒「王不留行籽」小丸,能有效行經通絡,「只須定時用手按壓膠貼,刺激穴位就得」。每次療程約四至五日,但要貼多久始有效則視乎每個病例而定。他提醒市民不要自行購買坊間的中藥耳穴貼,「耳穴位好細微,用手按也沒用,亂貼亦會冇效」。
醫管局計劃於未來三個月,在中醫門診搜集病人資料,找出肥胖病人的體質症型,稍後會推出針對性中醫療法計劃,協助肥胖病人控制體重。
加強關注
全港肥胖人口達260萬
本港肥胖人口有增加趨勢。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在18至64歲成年人中,分別有17.5%及20.6%屬超重及肥胖,以此推算,全港有120萬名超重人士,以及140萬名肥胖人士。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重娥表示,本港男女中央肥胖人數較90年代大幅上升,肥胖可伴隨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併發症,情況值得關注。
陳重娥對比90年代和2000年的研究發現,本港30至40歲男性中央肥胖比率由10%升至23.5%,18至30歲女性中央肥胖比率由2.6%升至9.7%。不過,本港女性對肥胖觀念不正確,不少體重正常女性會誤認自己過重,她認為有需要就此多加教育宣傳。至於使用西藥減肥,雖然也有一定作用,但有機會出現心跳增加、影響血壓及出現負面情緒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