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認識腦退化症

腦退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起病緩、進展慢、病程約五至十年,以進行性認知功能減退、喪失記憶力及人格改變為主要特徵,是老年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早期的患者和正常的老人很難區別,由於患者能保持一定的社交能力而往往被家人忽視。早期較常見症狀主要有以下三項:

1‭.‬記憶障礙
表現為不能學習新知識和在短時間內不能覆述三件物件的名稱,而遠期記憶也會日漸發生障礙,說不清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生年月、甚至親人的名字。

2‭.‬定向力障礙
雖能認出自己家門,但常出而不知歸,可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丟失。

3‭.‬性格改變
患者可能變得墨守成規,固執、偏激、乖戾和自私,有的甚至會有當眾大小便的行為。

隨著病程發展至中、後期,會逐漸出現失語(無法以語言溝通)、失用(無法用四肢完成指定動作)、失算(無法記算)、判斷和概括能力下降,最終智能會全面嚴重衰退,並出現運動障礙,如肌痙攣或屈曲性四肢癱瘓,更可出現大小便失禁,常因肺炎等併發症而死亡。

中醫認為,本病屬於「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所謂本虛,是指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臟腑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導致陰陽失調,精髓空虛,腦失所養。所謂標實,是由於老年人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紊亂,易致氣、血、痰濁、熱毒等病邪積聚,阻滯腦脈,使腦竅失養,神機廢用。這些病理產物相互作用,又可加重臟腑的虛損,終成因虛致實,再由實致虛的惡性循環。

中醫認為本病與心、肝、脾、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關係尤為密切。根據其病機特點,基本治療法則以扶正祛邪為主,標本兼治,重在補虚扶正,充髓養腦,輔以開鬱逐痰、活血通竅、平肝瀉火等,同時,可配合針灸、按摩以及心理治療、康復功能訓練等綜合方法治療。‭‬

現時全球人口老化加劇,相信本病在未來數十年的影響將日趨嚴重,希望中西醫的專家們能攜手合作,努力減少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提高生活質量,幫助老人們安度晚年。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