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因手腳抽搐而需要入院求醫,或者甚至不幸死亡的新聞,我們在新聞片段中也時有所聞。但身為父母,遇上孩子手腳抽搐的情況,可以怎樣處理,相信不是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從容面對得到。
孩子出現身體部位出現抽搐情況,其實可以分為肌肉抽筋及腦部抽筋兩種。所肌肉抽筋,正如當成人運動過度後出現的肌肉收縮情況一樣,孩子的手指、腳趾或肌肉,只會抽筋一段短暫的時間,只要作出適度的按摸,待肌肉放鬆後便會回復正常。
至於腦部抽筋的情況便嚴重得多,嬰兒或幼兒的手腳會不由自主的抽搐,雙眼更會出現反白,這都是腦部抽筋的癥象。與肌肉抽筋不同,腦部抽筋會妨礙嬰孩呼吸,從而引致窒息,腦部也因此會出現缺氧,嚴重的更會引致死亡。
倘若父母懷疑孩子抽筋,宜盡快召援救護車求助。在等候救援期間,除了觀察他們呼吸情況外,還宜注意以下事項:
‧不要給正在抽筋的孩子飲水,或餵服任何藥物及食物,以免導致窒息。
‧不要把匙羮或毛巾放進孩子口中。這樣不單不能防止孩子咬傷舌頭,反會弄傷他們的牙肉,甚至令他們窒息死亡。
‧讓孩子躺在平坦的地方,並協助他們維持側躺姿態。這樣可令他們的舌頭自動傾向側邊,避免被牙齒咬傷。
‧可解開孩子的衣服鈕扣和除下他們身上的飾物,又或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以助他們呼吸暢順一點。
‧父母可用冰毛巾敷在他們的額頭或在他們的肛門塞入退燒藥,以助他們退燒。
‧可用手指探入孩子的口腔並觀察他們的鼻孔有沒有異物,以檢查他們是否因吞入或吸入異物引致窒息而抽筋。
其實,導致嬰兒或幼兒抽筋的原因有許多。以下是其中四個原因:
‧身體因中暑或發高燒而大量出汗流失水分,令體內的鉀及鈉失去平衡,導致抽筋。
‧當幼兒患上腦炎和腦膜炎,都可能會出現發燒及抽筋情況。
‧受家族遺傳,例如父母或家族長輩曾有發燒時抽筋現象。
‧羊癎患兒當發燒、遇到強勁閃光又或參與剌激活動過後,可能令腦細胞過度活躍,以致羊癎病發作而抽筋。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