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小孩怕黑或迷路炎作怪倘步姿不自然持續三月 應即求醫

小孩怕黑、被大人「抱上抱落」就哇哇大哭,未必因為天生膽小,可能是「迷路炎」作怪。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2至4歲為三維系統發展及治療關鍵期,若此期間內耳及中耳經常發炎,有可能永久喪失方向辨認能力。有學者建議家長,若小孩怕黑,或走路姿勢不自然經常要「望地下」等症狀持續三個月,應盡快求醫。 記者:白琳

港大醫學院生理學教授陳應城指出,內耳器官迷路(labyrinth )及前庭神經主宰三維認知系統,讓大腦建立「地圖」,令人在熟悉的黑暗環境也能辨別方向。當此系統遭破壞,就會失去方向感,只能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靠視覺認路。陳應城的研究發現,實驗老鼠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認清沿路的陷阱後,當燈光熄滅,內耳遭破壞的老鼠就不慎掉進陷阱,對照組仍可走避自如。研究又證實,兩周大的老鼠正處於三維系統發展及治療關鍵期,若此期間系統遭破壞又不及時治療,將永久損害方向認知能力;若在關鍵期之後才破壞,則有可能自動復原。以成長期推算,兩周大的老鼠相等於人類的2至4歲。陳應城指出,方向認知偏差的病例中,兩至三成是因內耳或中耳經常感染,誘發「迷路炎」或「前庭神經炎」;另有個案因耳後頭骨爆裂破壞內耳,其餘個案則病因不明,可能與基因、母親懷孕期間酗酒或妊娠糖尿有關。外國研究指逾兩成病人長大後自動復原,否則或影響日常生活,「大個咗都會怕黑,喺戲院又會認唔到路,撞嚟撞去。」陳應城叮囑家長留意小朋友有否方向認知偏差的病徵,包括怕黑及走路姿勢不自然,「成日要低頭望住地下嚟行路,喺床上面鍾意趴低,又好驚畀人抱上抱落。」若病徵持續三個月便應求診;若內耳或中耳發炎則會出現聽力變差及耳鳴等症狀。

或須接受摸黑訓練
患者要是在關鍵期內修補骨裂或治好炎症,有望改善方向認知能力;病因不明的個案只能接受「摸黑訓練」改善方向感,但治標不治本。陳應城將與神經科醫生合作進行人體實驗,研發根治方向偏差認知的藥物。此外,陳應城又正研究如何「激活」大腦海馬體的神經訊息傳遞,有助研發改善長者記憶衰退的藥物。他上月成為澳洲神經科學學會首枚榮譽勳章得主,以表揚他對神經科學研究的貢獻。

幼童方向認知偏差常見症狀
•怕黑•走路時喜歡看地下•在床上表現緊張•經常伏在床上•懼怕身軀被大幅度擺動資料來源: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理學教授陳應城

 
小孩怕黑或迷路炎作怪倘步姿不自然持續三月 應即求醫圖片1

陳應城研究發現2至4歲是三維系統發展及治療關鍵期,上月獲澳洲神經科學學會頒授首枚榮譽勳章。孔慶初攝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