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喪夫亡子隱蔽4年,婦當義工踢走自閉

56歲的蕭月華,人稱阿蕭。見她笑臉盈盈,又是社會福利署家庭支援計劃的活躍分子,誰又會想到她曾經歷一段雖生猶死的悲痛歲月?7年前,她的兒子去世;數個月後,丈夫又因SARS去世,她獨自守在疫情重災區淘大花園的寓所,無助與悲痛,令她往後4年過如同自閉的生活。

社會福利署於2007年展開家庭支援計劃,招攬義工做大使,主動聯絡區內有需要幫助的家庭。阿蕭就是支援大使之一,過去曾得社工協助走出陰霾,今天她成為「全職義工」,以同路人的身分幫助別人。

阿蕭原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丈夫長期在外地工作,她在家中照顧兩名兒子。2000年,她與兒子旅行時,當時16歲的長子忽然手臂劇痛,在外地求醫發現患上骨癌。阿蕭晴天霹靂,獨力照顧大兒子接受治療。為了不讓兒子擔心,阿蕭咬緊牙關強顏歡笑,不敢流下一滴淚。

2002年12月,長子始終敵不過病魔離她而去。阿蕭面對喪子之痛的同時,17歲的小兒子又即將遠赴外國讀書。阿蕭還未來得及接受喪子的事實,又要忙照顧小兒子的事情。

直至小兒子離開香港,阿蕭才發現,偌大的房子就只剩下她一人。「丈夫不在身邊,家中只有我,感覺很空虛。」2003年初爆發SARS,阿蕭的丈夫放假返回淘大花園寓所時不幸染病,隨即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短短一個月病情迅速惡化,阿蕭只見過已昏迷的丈夫一面,丈夫就撒手人寰。

「丈夫的離世實在難以接受,父子倆一直都很健康。沒料到兒子過世後竟到丈夫……」阿蕭說,丈夫去世後幾個月,她仍未能接受現實,一度要依靠藥物才能入眠,「午夜夢迴,還以為丈夫返回家中。」

短時間內經歷遽變,阿蕭沒有好好處理情緒,加上SARS疫情嚴重,阿蕭長期躲在家中「自我隔離」。「根本不想與人溝通,整整4年過自閉的生活。」幸好有社工知道阿蕭的情,主動開解她,令阿蕭終於學懂宣泄情緒,逐步走出低谷。

2007年她終於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我知道我仍然活,就要學會面對社會」。在社工的鼓勵下,她開始參與社區中心的活動,更在社工鼓勵下參與義工服務,成為家庭支援大使,組織活動探訪區內有需要人士。

阿蕭說自己過去的經歷令她更了解服務對象的需要。「我探訪過一名患癌的老婆婆,兒子的經歷令我明白她的感受、更懂得安慰她。」助人自助,擔任大使兩年後阿蕭也改變了不少,由起初害怕與人溝通,到現在能擔任活動司儀。她說:「服務不同的人,令我知道自己不是最慘的,學會放開自己不去鑽牛角尖。」

社署轄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和精神科醫務社會中心,都有家庭支援大使計劃,只要是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就可以報名。

TOP

經歷家人身亡的傷悲,能重新振作,真是好la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