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天氣又濕又熱,很多人都慣性飲用袪濕茶湯,希望走出「濕重」困局,減少疲累感。但從中醫角度看,身體所以有濕,大部分是「吃」出來,因飲食影響脾胃運化所致,不想繼續濕重→袪濕的角力,請細讀下文。根據節氣曆法,上週已「立夏」夏季已開展,還在說春天袪濕?你可能會覺得這題目有點out。
但事實古人以五行配四季,在春、夏、秋、冬外,夏季之後再會有一個「長夏」,以對應中醫臟腑保健,使「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而由春季至長夏季期間,濕氣都較重,加上香港位在華南地區,亞熱帶氣候使外在環境因素亦偏濕重,濕邪更易發難,可見「袪濕」這課題,你我都需要惡補常識。
濕者,有分外濕及內濕,環境、季節因素是外濕,但誠如註冊中醫師胡寶君所言:「就算是居住香港,身受外濕的外在因素影響,也不代表人人都要袪濕,因為還要視乎個人體質及有否內濕徵狀。」所謂內濕,她指大多數都是因為飲食不節造成,即如嗜吃肥甘厚膩(甜點、肥膩及煎炸食物等)、生冷寒涼(凍飲、刺身、沙律等)的飲食習性,都容易影響脾胃消化系統,一旦脾胃運化失調,身體就會有濕。
「很多人以為袪濕就是排水,其實濕在中醫學說中,並非等如單純是水份,而是一種重濁物質,其性屬陰,雖看不見但是有形物質,質感黏實,所以亦有說『濕聚會成痰』。而正因為濕是有形物質,若阻塞氣機,使氣道不通,就會影響正常食物消化後用以化氣血津液的水谷精微(即養份物質)的輸布功能,形成不同徵狀。」數臨床較普遍徵狀表現,例如是:
「濕」在體表:即濕在皮膚、筋肌間的外層位置,常見人會覺得很易疲累,亦會有自覺整個人似是「困住咁」,有種很重很墜的感覺。
「濕」在上中下焦:濕在上焦,通常有胸悶、頭暈等表現;濕在中焦常見有肚脹、飽滯不適、大便黏爛等消化不良反應;而濕在下焦則會多見小便不利、女性多白帶等表現。
如前文所言,袪濕不是人人都需要,但當下阿媽煲湯,多少都會落些健脾化濕的扁豆、淮山、茯苓或薏米,那碗湯又飲好不飲好呢?「食療方不似中藥方劑的針對性,作為保健,一般現時濕重天氣一周飲用一碗半碗也無不可,但切記要小心別過量飲用,否則袪濕太過連瀉多日,更傷脾胃。」
而當然,最好是配合體質才飲用。她指像氣虛有濕者的體質,通常有很易疲累、睡再多也不夠、四肢肌肉感覺很重,甚至連行路也覺得乏力的表現,只因此體質者脾胃運化不良,本已處於亞健康狀態,即身體有濕又未發病出來,所以一到春夏遇上濕重氣候的外在因素,更會加重徵狀感到不適,故適當對症飲用袪濕茶湯的確可有徵狀改善。「但反之,陰虛有熱體質者,即常見表現有咀唇乾、皮膚發熱、飲再多水都口渴者,飲用袪濕茶湯則一定要小心,宜先諮詢中醫師意見,因為此體質個案就算體有濕,也可能因為體內已津液不足,胡亂袪濕只會加重病情。」
平和袪濕食療方
三葉蘆根茶(1 人份量)
製法:藿香15 克、佩蘭15 克、荷葉30 克、蘆根30 克。所有藥材切碎,加3 碗水中細火煎20 分鐘(煎至約1.5 碗水),代茶飲用。
作用:此茶可芳香醒脾,清涼透熱,有解暑袪濕的療效。
老黃瓜扁豆薏米排骨湯(2 至3 人份量)
製法:老黃瓜1 條、白扁豆30 克、赤小豆15 克、淮山15 克、生薏米30 克、蜜棗兩粒、適量瘦肉。所有材料放煲內,加水4 公升,煲約1.5 小時即成。
作用:此湯能起清熱解暑、健脾袪濕的療效。其中生薏米屬性偏涼,有需要可改為生熟薏米各半。而老黃瓜亦可改用粉葛或冬瓜,同樣有輕度清熱解暑作用。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