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手腳無力說話困難小中風警號

手腳無力說話困難小中風警號圖片1
黃家星(左)醫生指,小中風病人及早診治,可預防日後出現大中風。

突然手腳無力或麻痺、面部表情不對稱、說話困難、或視野模糊,可能是「小中風」(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症狀,或是日後出現「大中風」警號。中大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小中風病人在發病24小時內接受適當治療,可降低日後出現大中風的風險70%。

該項全球最大型的小中風病人研究,分析4,789名、來自21個地區共61間腦神經科中心的小中風病人數據,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139名相關病人。整體有78%病人在出現症狀24小時內,接受中風專科醫生的評估及診治,例如腦神經科專科治療。
手腳無力說話困難小中風警號圖片2
24小時內診治 降「大中風」風險

分析指出,在24小時內接受治療的人士,在一週及3個月內出現大中風的風險分別是2.1%及3.7%,低於過往一般預期的5%及12%。其中3個月內出現大中風的風險比預期低70%。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說:「不少病人忽略小中風症狀,以為咁輕微,(症狀)好快過咗就冇事,其實係大中風先兆。」強調無論大小中風,萬一出現以下症狀都要盡快入急症室。包括手腳無力、表達或說話有困難、面部表情不對稱,常見例如「講野lur脷」、「揸筷子無力」、「拎唔到嘢」等。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臨床專業顧問蘇藹欣醫生指出,小中風是腦血管被短暫堵塞所致,持續時間短,可反覆發作,日後有20至30%風險出現更嚴重的中風,屆時可致腦神經永久受損或甚至致命。

本港每年有逾3,000小中風病人在公院治療。年紀大、「三高」、吸煙都是發病高危因素。威院設立的小中風診所為懷疑病人提供腦神經科專科治療。

今年62歲陳女士,2010年曾出現小中風,現時靠服藥控制病情,至今無再中風。她憶述病發當日,如常起床,初時感到周身唔自然,刷牙時「牙刷放唔到入口」,「眼霜搽錯咗喺面珠」。私家醫生懷疑陳女士中風,召救護車送院治療。

記者梁麗兒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422/19581609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