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切忌只道聽塗說。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形容,不少家長有「張三李四綜合症」,常見如因過份擔心類固醇副作用,而抗拒西藥,寧願聽從親友介紹使用坊間的成藥或食療,治療子女的哮喘,結果弄巧反拙。研究數據顯示,哮喘嚴重至需深切治療的兒童中,半數個案與此相關。另有家長不肯用西藥治療孩子的濕疹,導致皮膚破損染菌,細菌更感染心瓣,需入院留醫。
記者:陳凱迎
天氣突變、情緒激動和病毒感染等,均可觸發哮喘。韓錦倫表示,今年因哮喘病發需要入住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童深切治療病房的個案已有5宗,較過往幾年每年平均只有2宗增加。近日更有2歲病童嚴重至需要插喉幫助呼吸,「去到要插喉嘅真係少之又少」,追查下發現家中長輩經常誤以為小孩只是傷風感冒,又依賴服用中成藥「猴棗散」止咳化痰,結果無法妥善控制病情。
食龜苓膏排毒出事
韓分析威院2002年以來50名需深切治療的嚴重哮喘個案,年齡介乎2至10歲,發現半數病童病情不穩。原因之一是家長過份抗拒西藥所含的類固醇,反依賴坊間聲稱有用的成藥或食療,隨時令病情失控。
家長對類固醇的恐慌,也令不少濕疹病童病情惡化。曾有一名患濕疹的少年,一直沒有好好用藥,結果雙腳皮膚嚴重破損,更感染金黃葡萄球菌,細菌經傷口入血,感染少年心瓣,少年因此要留醫,連公開考試都被迫缺席,需要重讀一年。他指,又曾有10多歲的少女個案,道聽塗說以為進食龜苓膏排毒,令濕疹「發曬出嚟」就可改善病情,連續六日食用,結果適得其反。
近年坊間有不少藥物或藥膏被發現含有類固醇,卻沒有標示,使用後反帶來如皮膚刺痛的副作用。韓表示,跟從醫生指示下使用含類固醇藥物,其實並不危險。濕疹發作初期,可用類固醇藥物控制,日常則可應多搽潤膚膏,以防發作。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223/1897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