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患上食物敏感,可令家長非常困擾。養和醫院治療敏感症的專家指出,全球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包括花生過敏,或與現代生活環境過度整潔,令免疫系統不用對付細菌,轉而針對食物,引發過敏。該院正進行本港首個花生脫敏治療研究,結合注射藥物及口服脫敏治療,令對花生過敏的兒童,不用再戒吃甜筒、花生朱古力等食物。本港花生過敏發病率約0.3%,美國有關比率約0.6%。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主任李德康醫生表示,中心每月約有200名過敏症病人求診,其中約70宗是新症,多數是兒童。常見對食物敏感及濕疹發作,致敏原包括牛奶、蛋、海鮮、花生及塵蟎等。
醫學界暫未能解釋近年過敏症增加的原因,但有不少推論。他說,或與生活環境過度整潔,太乾淨及少細菌,導致免疫系統毋須與細菌打仗,轉而針對食物的蛋白過敏。另有指,致敏原增加也會提高過敏症發病率,如塵蟎等。全球暖化也令花粉增加,增加花粉敏感風險,令人防不勝防。該中心去年2月開始進行研究,邀請四名8至12歲兒童參與,全部人有中度至嚴重花生過敏症,吃小量花生碎已發作。治療方案是讓病人在第1至18周,每月注射1至2次抗免疫球蛋白E,藉此降低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水平,減少過敏反應。
第12至26周期間進行花生脫敏治療,即每天進食指定份量的花生粉,每兩周增加份量,到最後增至進食相等於9粒花生份量,持續三年,測試免疫系統對花生的耐受性。之後停食花生,經三年觀察才完成測試。
研究顯示,四名兒童在第26周時,可吃到相等於11至20粒花生份量的花生粉,只有一名男童曾輕微肚痛。整體無嚴重過敏反應,比治療前過敏反應明顯大減。過敏兒童在今次研究首三年半費用介乎10至30萬元,取決於病情嚴重程度及用藥劑量;之後三年費用約5萬元。他指出,正與本地大學商討進行大型花生過敏研究,邀請兒童及成人患者參與,進一步確定新治療的成效。由於花生過敏嚴重可造成呼吸困難等致命症狀,他呼籲家長,兒童如吃花生後,有輕微症狀包括皮膚痕癢、蕁麻疹及嘴唇腫脹,應及早帶子女求診。
喜歡吃朱古力及蛋糕等零食的Tiffany今年8歲,因對花生過敏,以往進食要非常小心,很多時只能羨慕妹妹甚麼也可以吃。Tiffany的爸爸曾先生憶述,女兒約1歲大時,飲用花生雞腳湯後,口腔忽然紅腫及起水泡,並感到喉嚨痛,求診發現對花生敏感,以後每次誤食也會出現症狀,一家人出外用膳也提心吊膽,須隨身攜帶治療過敏的「救命針」。
曾先生說,雖然平日給女兒的食物已非常小心選擇,「一定會睇清楚個標籤有冇花生成份」,但很多時仍有漏網之魚,更形容零食是高危,例如朱古力蛋糕及雪糕上有花生碎,一吃便出事。連女兒在學校吃飯時,胸前也要掛著一個寫上「花生敏感」的牌,方便老師識別,可是女兒還是曾於學校誤吃了加入沙嗲醬的飯盒,導致敏感症發作。Tiffany去年初開始接受花生脫敏治療,由剛開始只吃小量花生碎,到現時正接受每天進食9粒花生份量的治療,測試顯示,其實她目前已能吃20粒花生。曾先生表示,女兒病情大為好轉,一家人出外用膳也比以前輕鬆自在,不用時刻擔心女兒錯食花生。
日常飲食有不少食物都加入花生,花生過敏症病人一不留神,隨時中招。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沙嗲醬、泰式金邊粉、艇仔粥、宮保雞丁、西多士、麻醬腸粉及香蒜意粉等,都會摻入原粒花生、花生粉或花生醬,雪糕甜筒表面也滿佈花生碎,家長選擇食物時要提高警覺。陳勁芝表示,常見含有花生的食物包括堅果、糖果零食、蛋糕及早餐的穀類食物。過敏症兒童的家長,平時須留意包裝食物的標籤,了解產品有否花生成份,但有時食物的生產線曾處理花生,令食物受污染,「如果有懷疑,家長可以將食物係仔女嘴唇先捽一捽,睇下有冇過敏反應」。
不少家長為免麻煩,多會為有敏感症的子女自行煮食,以免加工食物含花生,有時甚至要為子女準備參加生日會、學校大食會等場合的自製飯盒。她說,有時也防不勝防,曾有一名對花生過敏的14歲少女,進食西瓜雪條後,嘴唇突然腫脹,出現過敏症狀。其後才發現雪條上的「西瓜核」原來是朱古力花生。另有病人在餐廳吃豬扒三文治後病發,懷疑與煮食工具曾處理花生產品有關。
病童在第12周開始,進食指定份量的花生粉,之後每兩周增加份量,至第26周進食相等於9粒花生的花生粉。然後再試食相等於20粒花生的花生粉測試,其後回復日食9粒份量,持續三年。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