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緊張時心跳加速屬平常事,但若平日心跳也較常人快,可能有危險。若靜止時每分鐘心跳達70次以上,心臟病致命率會增34%。醫生指大眾應自行定期量度心跳速度,發現異常便要盡早求醫。心臟科專科醫生高立忻表示,心臟跳動為身體供應足夠血液及氧份,正常情況下,心跳會因活動而改變;正常人在靜止時,每分鐘心跳為60次,若心跳過快,心臟病風險會增加。
高立忻解釋,心臟收縮過快,會影響血液輸出量,令人容易缺氧,增加心絞痛及心臟病死亡率;心跳過快亦會令動脈壁壓力增加,冠狀動脈血管內或會積聚血塊,堵塞血管,引致心肌梗塞,嚴重更會致命。他表示,有研究顯示,若果病人及早發現心跳過快,醫生可視乎情況處方合適藥物,令患者心跳能減慢至正常的每分鐘60次。每分鐘心跳逾70次患者服藥後,心跳回復每分鐘60次正常水平,出現心肌梗塞機率減少36%;要進行冠狀動脈血管重建術的機會減少30%;因心臟病入院次數及心臟病死亡率,也減少逾20%。
現時已有藥物有效令心跳減慢之餘,不會影響血壓及其他心臟功能。高立忻續說,平日留意心跳速度,可把握醫治心臟病機會,因此呼籲大眾不要忽視心跳這個「計時器」的重要性,建議定期自行量度靜止時的心跳,留意是否有心跳過快的情況。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