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致盲率較高、治療較為棘手的感染性眼病。角膜是透明、無血管組織,一旦感染真菌後,真菌就會以垂直和平行生長的特性,加速角膜病變的發展。
藥物不能通過血管直接作用於角膜病變區,因此真菌性角膜病變往往頑固不癒,甚至導致角膜潰瘍、穿孔。一旦出現角膜潰瘍、穿孔,應及時行角膜移植手術治療。由於我國同種異體角膜來源匱乏,重症患者仍難以保住眼球。
科普知識:什麼是真菌性角膜炎
博士倫「潤明全護理液」可能引發真菌性角膜炎的消息,曾經受到媒體關注。真菌性角膜炎在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
一般情況下,真菌不會侵犯正常角膜,但當有眼外傷、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乾眼症等情況時,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變為致病菌,引起角膜繼發性真菌感染。
常見的致病菌為曲黴菌,其次是鐮刀菌、白色念珠菌、頭芽孢菌及鏈絲菌等。
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可持續達2至3個月,常在發病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角膜潰瘍形態不一。
在我國,真菌性角膜炎的發病情況是,南方多於北方,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