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出生的時候我們都會對寶寶進行全身檢查,而視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不少父母就會發現,自己寶寶會出現遠視的現象,但是自己明明沒有遠視眼,怎麼孩子會出現遠視呢?
專家指出,新生的嬰兒出現遠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父母具有高度屈光問題,則需要密切關注寶寶的視力了。
新生兒遠視是正常現象
專家解釋,新生兒的遠視主要與兒童眼發育有密切的關係。兒童的眼睛在生長發育中,眼球由小長大,眼軸(眼球的前後徑)逐漸增長,如果將眼球看成一個球體,它有三個軸,即縱軸、橫軸、矢狀軸(即眼軸),一個正球體的三個軸的長度相等。
新生兒的眼球大多短於縱、橫軸,呈一扁球形,是遠視型眼球,故常常表現為遠視眼。隨著孩子的生長和發育,視力範圍的加強。這就是我們說的正常視力。但是隨著用眼睛的範圍不斷的加強,以後在學習中會逐漸產生近視(即假性近視)。
新生兒需注意遺傳性屈光不正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寶寶隨著年齡增長,視力並未出現恢復,除了與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分不開之外,遺傳是最需要注意的。
據資料顯示,當爸媽均為高度近視時,寶寶近視的幾率就會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成為近視,也會成為近視基因的攜帶者,一旦受到環境的影響,就可能發展為近視。而遠視也同理。因此,如果是遠視父母的孩子,對於寶寶的遠視就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樣當作正常現象來對待了。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