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猩紅熱的偏方有嗎?不知道有沒有治療兒童猩紅熱的偏方?
潛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長7天。起病急驟,發熱,體溫一般38℃~39℃,重者可達40℃以上,嬰幼兒起病時可能產生驚厥或譫妄。患兒全身不適,咽痛明顯,影響食慾。咽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質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皮疹於24小時左右迅速出現,最初見於腋下、頸部與腹股溝,1日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為瀰漫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人寒冷時的雞皮樣疹。疹間皮膚潮紅,用手壓可暫時轉白。面頰部潮紅無皮疹,而口周圍皮膚蒼白,稱口周蒼白圈。皮膚皺摺處,如腋窩、肘、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色深那兒童猩紅熱的偏方是怎樣的呢?
1.邪侵肺衛主症發熱驟起,咽部紅腫疼痛,皮膚潮紅,可見隱約細小紅點,點如錦紋,舌質紅苔薄黃。
次症頭痛,或伴有嘔吐,脈浮數。
理化檢查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多價紅疹毒素試驗陽性。
辨證要點本證為痧毒疫癘之邪侵犯肺衛,肺胃受邪,其氣失和,故見發熱、頭痛、咽喉紅腫疼痛等症狀;皮膚潮紅,可見隱約細小紅點,狀如錦紋,為痧毒由裡出表的反映。
治療原則辛涼宣透,清熱利咽。
方藥運用解肌透痧湯加減:葛根、蟬蛻、浮萍、淡豆豉、荊芥、射干、桔梗、馬勃、牛蒡子、甘草、連翹、竹茹、殭蠶。
2.毒在氣營主症壯熱不解,皮疹密佈,色紅如丹,甚則色紫如瘀點,疹由頸、胸開始,繼而瀰漫全身,見疹後的1~2天,舌苔黃糙,舌質紅刺,3~4天後舌苔呈剝脫,舌面光紅,舌質紫紅有刺,狀如楊梅,脈數有力。
次症面赤口渴,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理化檢查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咽拭子涂片免疫螢光檢查或培養可見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辨證要點本證為毒熱竄人氣營,氣血受邪,血熱燻蒸,因而形成毒在氣營的病理變化。痧毒外達,其熱必熾;毒火上攻咽喉,則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痧毒犯營,痧火透達表現為皮疹密佈,色紅如丹,甚則色紫如痧點;舌為心之苗,痧毒火熱及心,心熱上熏舌體,故見舌刺紅腫似「梅」。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