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損傷可傳播登革熱
人們一向認為,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現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雖然從理論上說來,它與多數傳染病一樣,通過醫療環境交叉傳播登革熱應當是可能的,但一直未見此類事件發生。法國貝桑松市一家醫院首次報告了該院收治的一名旅遊歸來的病人將傳播登革熱給了為他服務的一名護士。
旅遊歸來的病人為一位26歲婦女,因頭痛、發熱和右髖部嚴重疼痛而求治。入院後健康狀況良好的護士為其採血,在採血中不慎被血污染的針頭損傷。8天後,這位從未到歐洲以外地區旅遊的護士,出現寒戰、頭痛、廣泛性肌痛、發熱和厭食,隨後出現典型的登革熱症狀——瀰漫性疹子,伴夜間手足瘙癢。於是作了血清學試驗,查出為登革熱2型IgM陽性,確診為登革熱。在追查這位護士的登革熱感染來源時,才發現她所護理的旅遊歸來的病人亦為登革熱2型IgM陽性。20天內兩人均復原,無出血併發症。
登革熱基本上是通過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傳播的,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染;而登革熱及其傳播媒介(伊蚊)在歐洲並不存在,該護士又從未離開過歐洲,所以她唯一可能的傳染來源就是針刺損傷,致使登革熱病毒進入護士的血流而感染。這一事例再次告誡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操作規程,嚴防乙型肝炎、兩型肝炎、瘧疾、艾滋病乃至登革熱等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的交叉感染。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